实施创新驱动面临三大任务
徐绍史说,创新是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当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3方面任务。
在全面深化改革方面,既要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也要深化政府自身改革,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在激发创新活力、增强创新能力方面,他表示,一是要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二是加快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并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三是在有条件的省区市系统地推进全面创新的改革试验,努力在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取得突破;四是加强国家创新能力建设,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创新平台;五是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方面,他说,要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进一步为“双创”提供支撑平台。
确立全面小康五大目标
《建议》根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提出了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定型等5个方面的目标要求,为未来五年发展指明了方向。
“这些发展目标的设定,具有符合国情、贴近百姓和问题导向的特点。”徐绍史表示,《建议》深入分析了国内外发展环境,充分考虑与“十二五”发展的延续性,又与时俱进、因应时势地丰富了目标内涵。
“比如,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目标,不仅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翻番的既定目标,还必须建立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充分体现新常态下必须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徐绍史说。
徐绍史表示,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前3季度增速一直保持在合理区间,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中国在‘十三五’时期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是有条件的。”徐绍史说,从全球来看,和平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中国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与此同时,下一轮经济复苏和增长取决于技术革新和产业革命,这正好与中国创新驱动形成了历史性的交汇,为我国提供了机会窗口。只要抓住这个机会窗口,我国就会有更大的战略空间。
不仅如此,目标要求还把增进人民的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徐绍史举例说,《建议》提出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等目标,都是直接呼应人民最关心的问题,人民群众看得见、能受惠的实事。
“《建议》在目标设定上还突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和短板问题。”徐绍史表示,《建议》提出了收入差距的缩小、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等目标要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体现了问题导向。
“我们将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开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努力制定出一个耳目一新、科学管用的规划《纲要》。”徐绍史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