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经济嬗变的历史机遇和举措
东北现象频出,本身就说明东北经济缺乏转型的内在基础。只有彻底改变过去的“止血”机制,赋予其“造血”机能,推动东北经济嬗变,才能走出区域经济发展的“怪圈”。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带一路”战略,推进动力结构、体制机制、区域结构和国际合作等全面深化改革,以期实现“腾笼换鸟,凤凰涅槃”,这将为东北经济嬗变带来三大机遇 :
一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为东北经济嬗变提供动力。国家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产业结构升级,通过“中国制造 2025”和“互联网 +”等计划为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发展指明方向,有助于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东北的传统工业领域结合,提升传统产业层次,释放增长新动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营造激励创新的公平竞争环境、扩大企业话语权、加大科技人才股权激励力度、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等措施,激发东北地区企业和科技人才的创新动力,促进经济增长。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通过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释放市场主体强大的创新创业活力,将为东北地区创造更广阔的创业就业空间。
二是体制机制改革将激发东北经济发展活力。7月19日,习近平在长春听取对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后指出,“坚决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形成一个同市场完全对接、充满内在活力的体制机制,是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治本之策。”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政府不再依赖强刺激手段拉动经济增长,将资源配置的决定权交给市场。通过体制机制改革,东北地区民众的观念彻底转向市场经济,限制经济发展活力的障碍解除,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充分流动,将激发东北经济的发展潜力。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将解除东北地区国有经济比重过大和经济发展“路径依赖”的制约,盘活存量资产,让企业轻装前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是“一带一路”战略和区域经济格局重塑将为东北经济发展创造新契机。“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改变了我国传统的东中西部经济格局,把东北经济置放在环太平洋经济和亚欧经济的关键节点之上。这一战略有利于加强上述地区与东北地区的人才、技术、经济联系和产业对接,一方面提升东北的产业层次和创新发展能力,另一方面加快东北的过剩产能和低效益产业的对外转移,促进内外开放和融合,加快“腾笼换鸟”步伐,为东北经济嬗变提供更多机会。
(作者为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加大支持力度增强内生动力 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人民日报》,2015年7月20日。
责编/潘丽莉 美编/李祥峰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