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思想名人堂 > 正文

迟福林:以转型改革加快“十三五”服务型经济发展(2)

以结构性改革创新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体制环境

近年来,我国已提出社会资本可以进入法律未禁止的领域,但现实情况是,2015年前三季度,尽管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占比达到56.1%,但如果扣除房地产投资,其他服务业投资占比仅为24.2%,尤其是与老百姓服务型消费需求释放相关的服务业投资比例严重偏低。例如,教育投资占比仅为2.46%,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占比为1.61%,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占比为2.17%,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投资占比为2.34%。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结构性的政策与体制矛盾未根本解决。从实践看,现行的某些政策体制带有鼓励工业和重化工业的发展、抑制服务业发展的特征。例如税收,营改增尚未全面完成,以消费税为主体的税种尚未推出,这些都与以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不相适应。

因此,加快服务业发展,必须实现结构性改革的实质性突破。

第一,破题投资体制改革,加快投资转型,实现投资与消费的互动和融合。当前,服务业发展的突出矛盾是投资消费失衡,适应于服务型消费的投资比例严重偏低。在政策导向上,需要更加突出消费的导向作用,扩大有真实需求的服务业投资比例。

第二,推进以消费税为重点的财税体制改革。把消费税改为地方为主的直接税,由此改变地方政府“重投资、轻消费”的行为模式。在全面普及营改增改革的同时,对服务业领域的中小企业加大定向减税力度,实现工业与服务业税负平等。

第三,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促进以社会资本为主体的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着眼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需要支持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服务的民营银行、社区银行等民间金融创新发展、规范发展,通过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比例。

第四,调整教育结构,尽快发展与经济转型升级趋势相适应的职业教育。以发展职业教育为重点推进教育第二次改革,实现教育模式由考试型、封闭性、行政化向实用型、开放性、专业化的转型至关重要。

此外,从政府自身来看,还需要继续纵深推进简政放权改革,激活市场、激发企业活力,抓好时机全面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并进一步推进监管转型,尽快形成法治化的监管框架。

  (作者迟福林 系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
标签: 经济发展   “十三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