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中外思潮 > 正文

叶小文:谈谈“信仰”与“共产主义信仰”(3)

重塑信仰,不是回到狭隘的宗教信仰

问:今天我们说重塑信仰,不是指回到狭隘的宗教信仰,而是重塑广义上的精神信仰。在全民族的先进分子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的同时,如何寻找到全民族的、契合当前时代特征的价值观、世界观,才能不让信仰成为空谈呢?

答:贯穿个人、家庭、种族、社会的基本价值冲突,跟信仰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就是“公”与“私”的矛盾。

“公”与“私”的矛盾,可分成8种状况:大公无私是圣人,公而忘私是贤人,先公后私是善人,公私兼顾是常人;私字当头是小人,假公济私是痞人,以公肥私是坏人,徇私枉法是罪人。我们讲信仰,就是要向往圣人,学习贤人,提倡善人,提升常人;另一方面,当然也要教育小人,揭露痞人,改造坏人,惩治罪人。

问:日常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是常人,作为一个常人应该怎么追求信仰?

答:当然是做“常事”,说“常理”。做“常事”,就是勤勉做事,平实做人;说“常理”,就是奉行的价值观不宜要求过高,只能“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把崇高的信仰和每个人对现实利益的追求,把集体主义和个人追求对接起来,把先进性和包容性统一起来。

问:那么,为什么共产党人必须坚定对共产主义的信仰?

答:共产党人的信仰,是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敬畏,是对揭示这种规律的客观真理的追求。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并不执着于个别结论,而是遵循基本原理;并不死守已有成果,而是勇于不断探索。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需要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不懈努力,这是历史的接力,也是信念的传递。今天我们所从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伟大实践,是通向共产主义的必经之路。正是为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我们今天的努力才有目标和方向,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才有意义和价值。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人类不能因为现在的道路蜿蜒崎岖,终极目标尚属远景,就不允许向往“大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虽然中国还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席地而来,浩浩荡荡,正坚定地向着共产主义的终极目标迈进。

太阳,必然从东方升起。我们虽远离太阳,已经沐浴着它的光芒,万物靠它发育生长。不能因太阳离我们远,就无视太阳、亵渎太阳、嘲笑太阳。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叶小文(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
标签: 叶小文   共产主义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