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治理创新研究 > 正文

“ 四个全面 ”与治国理政

1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布局。在这一战略布局下,完成我们今天面临的时代使命,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

一个新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已经形成。在这一战略布局下,完成我们今天面临的时代使命,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为此,就要深化对这一战略布局的认识,把握这一战略布局的内在逻辑。

因应时代使命的战略布局

今天的中国,需要解决的时代课题,集中起来,就是党中央宣布的: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之所以说这是时代课题或时代使命,是因为这是当代中国社会内在矛盾运动的规律之所使然。改革开放以来,为了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这一社会主要矛盾,就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此,就要在改革中突破传统生产关系的束缚,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要发展市场体系,解决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就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上层建筑,从执政党建设着手,改革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进而,就要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解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解决国家制度现代化问题。这就是中国改革的实践逻辑。

如果说这种逻辑的复原,还比较抽象,那么考察中国社会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及其提出的课题,就十分现实了。3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思想大解放,生产力大解放,社会财富大增加,国家经济实力大提高,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溯源这些变化,就在于改革把中国社会内在的生机和活力极大地激发了出来。然而,事情就是这样复杂,就在我们把中国搞活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解决伴随改革发展而来的种种矛盾和问题,建设一个活而有序的社会,把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推进到了一个崭新阶段。在这个阶段,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治理体系、怎样治理国家的问题突显出来了。这就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肩负的时代使命。

时代提出的课题,也是时代提出的难题。搞活,不能搞乱;治乱,不能治死。不仅如此,我们追求的“活而有序”,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治久安。激发活力,要靠改革;治乱,要靠法治,还要靠治党。不论搞活,还是治乱,都必须有利于并确保“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实现。为破解这一难题,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先是统一思想,把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认识统一到“两个一百年”和中国梦的奋斗目标上来;继而秉持“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的理念,一手抓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一手抓惩治腐败,“老虎”“苍蝇”一起打,改善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接着,制订了“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两个被称为“姊妹篇”纲领性文件,把国家治理包括依法治国问题提到了改革总目标的高度。在此基础上,我们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因此,认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地位和意义,必须把它放到今天中国面临的时代背景和时代使命下去认识,放到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大局中去认识。由此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因应治国理政时代使命的战略布局,是破解治国理政时代难题的战略布局,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布局。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大考验

从治国理政面临的时代课题及其难点来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我们更可以体会到,贯彻落实这一战略布局,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必须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引下,协调推进“四个全面”。

有一种说法,叫做: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如果把这一说法理解为“协调推进”的是“战略布局”,让人费解。如果把这一说法解释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使之成为一个战略布局”,那是准确的。也就是说,在我们面前,没有四个战略布局,只有一个战略布局,但是这个战略布局是由“四个全面”构成的,因此要“协调推进”。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不仅是一篇充满辩证法的大文章,而且是一场对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的大考验。

考验之一,是如何使“1+3”成为一个宏大而又完美的战略布局。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在“四个全面”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战略举措。也就是说,尽管“四个全面”每一个“全面”都有重要意义,但有“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之别,不能等量齐观。“四个全面”实际上是“1+3个全面”。只有让“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才能成为一个战略布局。为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必须始终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这三大战略举措,决不能再出现过去一些人要么不改革、不思进取,要么以改革发展为名胡作非为,甚至贪赃枉法等祸害党和国家的做法;同样的道理,无论全面深化改革,还是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都要始终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战略目标,而不能偏离甚至冲击这一战略目标,这是关系到我们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复兴大局的重大问题,是对我们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的大考验。

考验之二,是如何使“2+2”或“1+1+2”成为一个宏大而又完美的战略布局。“四个全面”中,包含了激活、治乱两个方面的要求。前两个“全面”,要求我们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进一步解放和激发社会活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后两个“全面”,要求我们通过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以预防、避免和克服“活”中出“乱”,保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在健康的轨道上实现。显然,这是一个典型的对立统一的关系,只有坚持科学的领导方法,运用娴熟的领导艺术,才能使之有机地统一起来而不是相互抵消,成为一个完美而有效的战略布局。

考验之三,是如何使“3+1”或“1+2+1”成为一个宏大而又完美的战略布局。实践告诉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党;全面深化改革,关键在党;全面依法治国,关键也在党。因此,全面从严治党,既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障,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障。但是,事实上,问题并没有像我们这里说的这么简单,在全面从严治党包括雷厉风行开展反腐败斗争中,如何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如何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是一篇非常复杂的文章。只有在坚定不移开展反腐败斗争、坚持从严治党过程中,把解决党内存在的种种问题同激发发展、改革、法治的活力很好地结合起来,使之成为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正能量,才能使“四个全面”成为一个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

讨论这些问题,讲这些大考验,就是要协调推进“四个全面”,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陈楠]
标签: 治国   理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