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学位论文利用管理经验
美国明确规定学生拥有学位论文的著作权所有权,培养机构拥有学位论文的使用权,明确UMI(美国学位论文数据库建设商)负责收藏美国高校出版的数字学位论文,国会图书馆指定的收藏全美博士硕士论文的分馆,负责代理作者登记电子学位论文版权,统一加工各大学提交的学位论文信息,并收取一定出版费用,通过PQDT提供电子学位论文元数据和全文的商业性服务,结合非营利的各种途径实现学位论文全方位的开发利用。
欧盟成员国强制规定学位论文的开放来促进学位论文的利用,同时非常注重涉密学位论文的保密管理。英国高校图书馆以发起馆或者协同馆会员参与方式,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子学位在线服务平台ETHOS,提供学位论文存储、检索和开放服务,针对读者需求提供非营利性服务,学位论文开放程度和利用率都很高,明确学位论文版权归作者所有,通过授权或转让等形式促进学位论文流通和利用。德国国家图书馆是学位论文的收藏机构,基于开放信息仓储首创协议的电子学位论文加工,实现NDLTD论文数据库的数据交换,可以长期免费获取全文电子学位论文。
巴西已经建立巴西电子学位论文统一平台,提供学位论文的全文获取;印度逐渐开始重视学位论文开发利用,1991年建立全国信息和图书馆网络学位论文库,收藏国内绝大多数高校博士论文,正在逐步将其建成全国统一学位论文检索和开放平台;俄罗斯建立国立图书馆的学位论文库,通过和作者、合作单位签订合同,作者将符合要求的电子学位论文提交给国立图书馆,国内各图书馆每年支付一定费用后获取学位论文服务。
建立统一的学位论文资源库
在大数据时代,学位论文的服务与安全管理是国家综合发展实力的体现,不仅要从国家发展战略角度开放学位论文,更要从国家安全角度规范学位论文的保密和安全管理,最大限度发挥学位论文对我国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作用。我国学位论文是国家、培养机构、导师、学生共同努力后的智慧成果,建立和健全符合我国国情的学位论文开放和安全管理体系,充分挖掘和发挥学位论文的潜在价值是非常必要的。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建立统一的学位论文收藏机构,健全学位论文呈缴机制。做到所有学位论文必须呈缴,涉密的学位论文呈缴专门机构管理。国家学位办应明确中国国家图书馆作为学位论文统一的集中收藏单位,各个培养机构作为学术单位负责收藏和呈缴本机构学位论文。国家图书馆建立统一的学位论文资源库,或联合资源建设商共建学位论文数据库,并提供以公益性为主的学位论文全文检索服务。
建立公益性服务为主的学位论文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学位论文的学术作用。学位论文的服务也是为了增进学术交流,促进国家科技发展。因此,学位论文资源的服务应是公益化的服务,是一种知识型的服务,以保证学者学生更方便、更经济地借鉴学位论文开展研究,从而促进学术研究快速繁荣发展。
注重学位论文的科技保密,构建国家统一学位论文安全管理规范。须在制度上建立一套国家统一学位论文安全管理规范,客观真实地评定学位论文的涉密范围和密级,在《保守国家秘密法》等法律法规框架内,由学生和导师提出学位论文涉密评定申请,建立学生和导师负责制度,由相关机构组成国家学位论文涉密论文审查委员会,形成涵盖国家政策、管理机构、领域专家以及使用单位的第三方评审专家委员会,对学位论文进行密级和范围评定,把提交评审的学位论文界定为内部、秘密、机密和绝密等不同密级,并确定保密年限。
注重学位论文过程监管,堵住学位论文泄密隐患。首先,涉密论文有必要单独建库,可供我国涉密科研机构相关科研人员查询和利用,也为涉密论文的集中统一管理、进行有关统计分析提供了保证。建立涉密论文退出机制,达到保密年限的学位论文及时转入学位论文库,保证解密学位论文在学术交流中发挥更大作用。其次,加强学位论文监管过程中安全预警,在借鉴国外学位论文安全管理经验基础上,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挖掘学位论文中涉及国家安全和科技安全分布规律,提高防御学位论文潜在安全风险的能力,消弭学位论文泄密的可能隐患。
合理规划学位论文资源库建设,实现分布建设统一检索。目前我国的学位论文资源库由多家学术资源提供商在同步建设,但都只占学位论文总量的一小部分,他们之间有的相互重复,有的独家所有,造成重复建设或资源壁垒,使用户在一个资源库中检索不到其他资源库的独家资源,在几个资源库中又可能都检索到相互间重复的资源。因此,国家应当统一合理规划学位论文资源库建设。为确保学位论文尽快入库,国家可以将学位论文按学科划分给不同的资源建设商,同时建立统一的学位论文检索服务平台,实现分布建设,统一检索。
苏新宁 徐绪堪(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河海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