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理论探索 > 正文

李忠杰详解习近平“四个全面”战略思想

原标题:按“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走子行棋——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体会

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为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提供了顶层设计和战略导引,对党和国家的全部工作正在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

布局,在棋类博弈中,是指棋子布设的态势。扩而大之,就是对事物的全面规划和统筹安排。布了什么局,就会形成什么势。后面的棋局就会在这样的基本阵势下来进行博弈。在传统文化中,无论下象棋,还是下围棋,都很讲究布局。治国理政这样的大事要事当然更要讲战略布局。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已经展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大思路、新特点。这个布局,既包含了党和国家长远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坚持了改革开放以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规划,又突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主攻方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涵盖内容广泛,主题集中鲜明。现在,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按照“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具体行棋,走好每个部门每个地区的每一个棋子,切实做好当前和未来的各项工作,把“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落到实处。

统筹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整体部署

“四个全面”作为战略布局,是一个严密的整体。按“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走子行棋,就要科学把握“四个全面”的逻辑关系,按照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的要求,统筹推进“四个全面”的整体部署,全面落实“四个全面”的每一项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个说明,清楚地界定了每个“全面”的地位、作用,也从总体上界定了“四个全面”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

“四个全面”中的每一个“全面”都有重大的战略意义,都要在走子行棋中高度重视,作为战略任务切实抓好抓紧。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来说,这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的总目标,同时,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阶段性的任务。这个目标包括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等一系列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要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方面的建设进程。

从全面深化改革来说,到2020年的目标,同时包含发展目标和改革目标两个方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动力。

从全面依法治国来说,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证,也是解决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要保持我国经济社会长期持续健康发展势头,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就必须紧密结合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部署,夯实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法治基础。

从全面从严治党来说,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形象和威望、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仅直接关系党的命运,而且直接关系国家的命运、人民的命运、民族的命运。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面临着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这四大考验,同时面临着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这四大危险。只有增强忧患意识,坚持从严治党,才能使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四个全面”之间,相互都有内在的紧密联系,必须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互相渗透,共同推进。

从总体上来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阶段性战略目标,是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统领;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战略目标的关键一招、动力之源;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战略目标的基本方式、可靠保障;而全面从严治党是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为实现战略目标提供坚强组织保证的关键环节和根本前提。

在“四个全面”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其他三个“全面”是战略举措。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作为三大战略举措,都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服务,也要体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三大举措实施得不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就要受到影响,目标就不能保证实现。

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力之源,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服务,也要贯穿在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中间。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也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全面依法治国,才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提供稳定、可靠的制度和法治保障,确保其他三个“全面”都在法律制度的轨道上运行。全面依法治国,也要坚持改革方向和问题导向,制定和实施具有重要意义的改革举措。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创新与于法有据的关系,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在法治的轨道上进行,并提高法治化水平。

全面从严治党,在“四个全面”中处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地位,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都要靠党的坚强有力的领导,靠党的自身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只有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才能更好地领导其他几个全面的建设。反过来,党自身也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深化党的制度和其他各方面的改革。党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决不能脱离全面依法治国的轨道。

厘清“四个全面”的逻辑关系,关键是要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是一个由各方面事业、工作,各领域建设、发展构成的统一整体。每一个方面、每一个领域、每一个区域、每一个部门,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围绕着总的目标和任务展开,同时,相互之间又互相渗透、互相影响。每个部分都是局部,但局部连结起来构成统一的整体。整体有赖于局部,局部服从于整体。所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谋划和安排的总体布局,当然也就必然是一个严密的整体。每个地方每个部门都必须以整体的眼光来领会和把握这个战略布局,正确处理好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整体性地推向前进。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整体中,包含着许多不同层面和方面的系统。“四个全面”涵盖和囊括了所有的大系统。每个“全面”本身,也是一个个大系统。每个系统都由一系列有机联系的要素构成,各个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而是在系统中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实施“四个全面”,始终要有系统的观点和眼光,认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利用这些特点和规律去控制、管理、改造或创造某个系统,及时调整系统结构,协调要素关系,使系统达到优化目标,发挥“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功能。

既然“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具有整体性、系统性,那其中的各个系统、各个方面当然就要协同。协同,无论对自然还是对社会,都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协同,人类就不能生存,生产就不能发展,社会就不能进步。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全面”,基本的要求就是协同、协调。“把握好逻辑联系”“凝心聚力”“协调推进”等,强调的都是这种协调、协同的意思。“四个全面”,每个都有巨大的重要性,让每个“全面”都能够协调一致,构成一个战略性的整体和全局,则具有更大的重要性。所以,统筹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就必须高度重视“四个全面”的协调问题,做好协调推进的大文章。

上一页 1 23456下一页
[责任编辑:焦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