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思想名人堂 > 正文

李捷:铭记历史是为了珍爱和平、开创未来(3)

人民必胜,是历史规律。人民是历史的真正主人,是历史的创造者。某些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人,表面看气势汹汹、得意于一时,但终究逃不过历史的审判和人民的惩罚。乌云终将过去,光明就在前头。最后胜利终究属于人民。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面对强大的法西斯势力的非对称战争。一个是强国,一个是弱国;一个是退步性野蛮性的战争,一个是进步性正义性战争;一个来势凶猛但战略上回旋余地小,一个初战失利而战略上回旋余地大;一个国际上失道寡助,一个国际上得道多助。这种非对称战争样式,是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未曾有的。中国靠什么克敌制胜?这是关系到中华民族能否赢得这场战争的关键问题。

毛泽东通过《论持久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等一系列著作,回答了这个关键问题,提出了人民战争和游击战争理论,指出中国人民要赢得这场战争就必须走持久抗战和全民抗战的道路,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打开了通向胜利之门。毛泽东指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克服了这一缺点,就把日本侵略者置于我们数万万站起来了的人民之前,使它像一匹野牛冲入火阵,我们一声唤也要把它吓一大跳,这匹野牛就非烧死不可。”“军队须和民众打成一片,使军队在民众眼睛中看成是自己的军队,这个军队便无敌于天下,个把日本帝国主义是不够打的。”

纵观全国抗战八年,不难看出一个规律:无论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谁敢于发动民众、武装民众,谁就能越战越勇、越战越强,使敌人逐渐陷入人民战争和游击战争的包围之中,并使自身的战略地位得到提升。在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尽管也发挥了战略支撑和战役支撑的作用,并在滇缅战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它在战略防御阶段的作用相比,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游击战争相比,其战略作用及其对日本侵华力量的牵制作用是在迅速下降。与此同时,敌后战场逐步发展成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抗击了全部侵华日军的64%。这就是人民战争的作用和威力。

敢不敢最大限度地发动人民群众、武装人民群众,打一场非对称战争条件下的人民战争和游击战争,这不仅是军事战略思想的问题,更是对一个政党、一个政府全部政策的检验。正如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总结抗战基本经验时所指出的:“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消灭日本侵略者,实现土地改革,解放农民,发展现代工业,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只有这一切,才能使中国社会生产力获得解放,才是中国人民所欢迎的。”在当时,一个重庆,一个延安,集中地代表了指导中国抗战的两种政治力量、两种思想体系,也集中地代表了未来中国的两种发展方向。历史的最终方向是由人民决定的,是由人心向背决定的,是由社会生产力的根本发展方向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战中流砥柱,延安成为抗战青年和国际友人向往的地方,中华民族最终依靠人民战争赢得了抗战胜利,这不仅揭示了历史必然,也昭示了中国的未来。

历史是一面镜子。无论是作出历史贡献还是历史上受到惩罚的人们,都必须永远正视历史、尊重历史、铭记历史。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坚持用唯物史观研究这段历史,用历史事实教育后人、警示后人,依然是当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们要铭记历史而非延续仇恨。铭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就要准确把握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进程、主流、本质,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着力研究和深入阐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意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等重大问题,从总体上把握局部抗战和全国性抗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等重大关系。铭记历史,就要铭记这段历史揭示的历史规律和伟大真理。这就是: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要以历史事实批驳歪曲历史、否认和美化侵略战争的错误言论,批驳历史虚无主义。铭记历史,就要铭记这段历史给我们的启迪和教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这些启迪和教训,不管承认不承认,永远就在那儿。无论是当年勇敢抗击侵略战争的国家的人民还是当年发动侵略战争的国家的人民,无论是经历了那个年代的人们还是在那个年代以后出生的人们,都要坚持正确历史观,牢记历史的启迪和教训。”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
标签: 和平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