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军国主义能否被彻底清除
51.40%的受访者认为军国主义可以被彻底清除,同时年轻者比年长者对军国主义可以被清除表现出更坚定的态度。调查结果显示,在总体受访者群体中,51.40%的受访者认为军国主义能够被彻底清除,这些受访者认为“只要国家正视历史和发展,都能与军国主义划清界限”。另有39.50%的受访者认为军国主义不能被彻底清除,因为军国主义会“像幽灵一样,随时可能死灰复燃”。
通过对受访群体的学历水平和能否清除军国主义的态度两个变量进行交叉分析发现,在不同学历群体中,均有超半数人认为军国主义能够被清除。其中,选择比例最高的群体是“硕士、博士”群体(57.14%)。
而在不同的年龄群体中,对军国主义能否被彻底清除的态度呈现出与学历群体不一致的地方。调查显示,年龄越大,选择“不能,会像幽灵一样,随时可能死灰复燃”比例越高,“61岁及以上”群体表示军国主义能够被清除的比例仅有35.71%。而在“20岁及以下”群体中,表示军国主义能够被清除比例高达59.54%。
这一结果差异,说明了年轻者比年长者对清除军国主义表现出更坚定的态度。对这一差异,可能的解释是由于年长者,尤其是“61岁及以上”群体对过去军国主义侵略历史印象深刻,才会对军国主义被清除的可能性,表现出很强的警惕和担忧。
四、军国主义若再来侵犯,公众会如何应对
1、76.20%受访者表示会“为国家和民族利益挺身而出”题
在问及“如果军国主义国家胆敢再次用行动挑衅中国,你会怎么做”时,“为国家和民族利益挺身而出”(76.20%)、“向国家贡献自己的所有力量”(74.70%)、“誓将军国主义彻底铲除消灭”(71.11%)是受访者应对军国主义侵犯最直接的态度。国家民族利益当先、个人的无私奉献,正是受访者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同时,对“誓将军国主义彻底铲除消灭”认同比例较高,也说明公众铲除军国主义的决心强烈。
2、年长者比年幼者对铲除军国主义表现出更高的奉献精神和更加坚定的决心
对公众应对军国主义侵犯的奉献程度和决心程度赋值(按1-5分顺序从低到高设置,分值越高,程度越高),可以发现,从不同年龄阶段对铲除军国主义的奉献和决心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51-60岁”年龄段群体奉献程度和决心程度最高(4.38分),“20岁及以下”年龄段群体奉献程度和决心程度最低(3.79分),说明年长者比年幼者对铲除军国主义表现出更高的奉献精神和决心程度。但这一数据比较也从侧面说明了,青少年群体的爱国主义精神偏弱,加强“20岁及以下”群体的爱国主义精神教育迫在眉睫。
3、学历越高,奉献精神和决心越高
对公众应对军国主义侵犯的奉献程度和决心赋值(按1-5分顺序从低到高设置,分值越高,程度越高),也可以发现,不同的学历水平角度,应对军国主义侵犯的奉献程度和决心程度也呈现出一定的差别。“硕士、博士”学历水平应对军国主义侵犯的奉献程度和决心程度最高(4.33分),“大学本科”学历水平为4.23分,其次是“高中/职高/中专/技校及以下”学历水平(4.08分),奉献程度和决心程度最低的是“大专”学历水平群体(3.97分)。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对于亲历那段时光者,我们旨在通过中国公众对军国主义的认知度调查,再一次激起那段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历史记忆;而对于年轻的后辈,我们也希望通过军国主义的认知度调查,唤醒公众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正义凛然的民族气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