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中国声音 > 新锐观点 > 正文

茅盾文学奖:忠实于内心,忠实于文学(2)

公正——宁得罪朋友,不得罪文学

王蒙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现在对评奖的评论非常多,对文学的评论非常少,这是一种绝对愚蠢的现象。奖怎么样关键在于文学怎么样,文学的价值并不由奖来决定。如果评出来的作品有价值,说这个奖不好,就没有任何道理。”

本届茅奖的参评作品多达252部,最终获奖作品5部,获奖率不足2%;有投票权的评委61人,经过了3个月时间、6轮投票。如此缜密的评选工程,透视了茅奖评奖的公正性和科学性。在结果公布后的第二天,中国作协副主席、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评奖评委会副主任李敬泽在中国作家网答记者问。

有人问,茅奖如何确保公平与公正?李敬泽认为:“从一开始就通过《条例》对评奖纪律作出严格的规定,对评委的具体行为规范也提出了更加细致、严格的要求。同时,我们进一步加强监督检查工作,组成专门的纪律监察组监督评奖全过程,随时受理评奖工作中的投诉和反映。此外,聘请国家公证机构对投票进行公证和监督。”

从上一届茅奖开始,有一项重大改革就是实行了大评委制,本届也沿用。“评委的产生有两个途径,一部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作协和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艺术局各推荐一人,由中国作协书记处审核聘请;另外30人由中国作协书记处直接聘请。”李敬泽强调,前者推荐的评委是以个人身份参加评奖,并不是推荐单位的代表。

10部提名作品名单公布后,有一个3天的公示期。李敬泽坦言,其间也接到一些反映。如,有读者质疑“江南三部曲”是否符合参评条件,因其在第七届茅奖时就有单位推荐了三部曲的第一部《人面桃花》、第八届时也有单位推荐第二部《山河入梦》。

对此,评委会认为:格非早在2007年就公开表示要写一部三部曲。而《评奖条例》明确规定,多卷本长篇小说,应在全书完成后参加评奖。所以,当时《人面桃花》和《山河入梦》并未参评,直到本届,“江南三部曲”才以完成的形态申报成功。所以,并非重复参评。

李敬泽说:“评奖的风气也不仅取决于制度和监督,最终也取决于每个参与评奖工作的人的自警、自律。”

陈福民有一个疑问:“在评奖中,集体意志会不会扼杀有独立见解的评委的意志?”根据中国作家网公布的终轮实名投票情况,获奖作品的得票十分集中,在满票61票的情况下,格非“江南三部曲”获得57票,最少的苏童《黄雀记》也有40票,五票全中的评委多达25人。

在最后一轮投票中,陈福民尽管知道自己的票并无大用,但他还是投给了阎真的《活着之上》。“不影响大局,也要忠实于自己的内心、忠实于文学的品质。”陈福民说,“在评奖过程中,应该有一些趣味独特的评委,跟其他人选的不一样。”

陈福民认为,现在的评选制度是一项“最不坏的制度”:实名投票,让评委不可能拿自己几十年的声誉来卖人情;大评委制,让“活动能量”再强大的作者,也不可能同时搞定60多个评委。另一位评委包明德的话更加直接:“宁可得罪朋友,也不能得罪文学。” 这些都代表着评委们在此届茅奖评选中的真实心态。

大众化——获奖作品全部加印中

在公布本届茅奖获奖作品后,有读者发现,当天晚上各大电商的书就已售罄,纷纷显示“预订”状态,8月下旬才能到货。

出版社的加印也同步开始了。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江南三部曲”和《繁花》,该社宣传主管陆文珺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目前“江南三部曲”已经加印了4万套、《繁花》加印了5万册,“茅奖对于图书销量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在开奖前已经有心理准备,都在紧急加印中”。作家出版社出版的《生命册》和《黄雀记》,也都在加印中,具体数量尚未公开。

据公开资料,在茅奖的获奖作品中,以《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礼》《白鹿原》销量最佳,累计销量分别达到220万册、200万册、150万册。在上一届茅盾奖获奖作品中,毕飞宇的《推拿》在茅奖揭晓前,发行量约五六万册,获奖至今已加印至近40万册;张炜的《你在高原》获奖当年销量达5万套,作为一套10册的纯文学作品,已是十分难得。

人民文学出版社策划部主任宋强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该社有一套长销书“茅盾文学奖全集”,收录了历届一共30多部茅奖获奖作品,和“名著名译”系列、“哈利波特”系列等,都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支柱型图书。本届茅奖结果公布后,正在参加上海书展的宋强不断被观众询问,有没有带来这套丛书。

“茅奖全集的销量比较平稳,按册数每年在五六十万册以上。其中陈忠实的《白鹿原》和阿来的《尘埃落定》的销量是最好的。《尘埃落定》的销量超过100万册。一些原来卖得不好的书,只要获得茅奖纳入了全集后,销量就上来了,很多人一买就是一套。”宋强说,“茅奖也许并不是评价作品好坏的唯一标准,但能给一些不知道如何选书的普通读者,提供一个参考标准。”

看来,读者以自己的购书行动,为茅奖投出了最靠谱的一票。

上一页 1 2下一页
标签: 茅盾文学奖   王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