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 辜胜阻
编者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是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富民之道、公平之计、强国之策。当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以燎原之势在各地蓬勃发展,“双创”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在新的网络时代下,唯有顺应发展新常态,把握新一轮创业创新浪潮的特点和趋势,坚决消除各种束缚和桎梏,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才能真正让创业创新成为时代潮流,汇聚起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新动能。
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同时面临制造业“去产能化”、房地产“去库存化、去泡沫化”、金融体系“去杠杆化”、环境“去污染化”四大“阵痛”,经济下行压力有增无减。保持经济稳定增长,避免经济出现“硬着陆”,必须要打造新引擎,通过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民智民力,促使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中国经济带来持续的活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几次创业浪潮。一次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创办乡镇企业、城镇个体户和私营企业为特征的“草根创业”;一次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以后,以下海经商为特征的创业浪潮;还有就是进入新世纪后,伴随着互联网技术、风险投资以及资本市场的发展,以互联网新经济为特征的创业。当前我国正在形成新一轮创业创新浪潮。为了对创业创新浪潮进行深入了解,笔者今年到北京、深圳、武汉、上海、重庆、天津、青岛、福州等10多个城市对百余家企业进行了考察,调查表明:新一轮创业浪潮具有六大特征。
第一,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商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支持小微企业的多项政策陆续出台,政府自上而下主动作为,改革成为推动新一轮创业浪潮的主要动力。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第八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发表致辞时表示,借改革创新的“东风”,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一个“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被写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并提升到中国经济转型和稳增长的“双引擎”之一的高度。围绕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政,政府自上而下,通过简政放权的“减法”,调动社会创新创造热情。通过取消行政审批事项、规范审批行为,以持续不断的自我革命,为创业兴业开路、为企业发展松绑、为扩大就业助力。据统计,目前国务院已取消或下放了近800项行政审批事项,涉及投资、经营、就业等多个“含金量”高的领域。同时,政府颁布税收、财政等多项政策法规,解决中小企业“快生快死”的困境,优化初创企业的生存发展环境。如,政府大力扶持和发展草根金融、互联网金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政府、企业和高校合作开展了大量的员工技能培训,解决中小企业“用工难”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