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中国声音 > 新锐观点 > 正文

基辛格:伙伴关系理念应成亚洲均势核心要素

 原标题:基辛格新书解读世界格局新变化 学者:有合理性但理想化

基辛格《世界秩序》中译本面世,解读世界格局新变化

    “各种文化在此消彼长中微妙平衡”

在国际政治舞台上,见证了风云变幻、世事变迁的长寿政治家并不少见。但若论与中国的关系密切程度,西方当属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这位92岁的老人出版的《世界秩序》一书,日前由中信出版社引进推出中文简体版。书中,基辛格梳理了近400年世界历史和国际政治格局,并审视欧、亚、中东和美国对“世界秩序”的不同认识。他提出,在全球事务上,每个区域各有“地区秩序观”,世界新秩序的建立,不是一个国家能够主导或完成,而是各种文化在此消彼长中保持着微妙平衡。

昨天,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所长达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基辛格回溯了不同民族的文明形态和发展逻辑。“他认为,西方国家应当学会尊重非西方国家的文化传统,这是建立世界新秩序的关键。这一观点对于崛起的中国也颇有启发。”

  “伙伴关系理念应成亚洲均势核心要素”

所谓地区秩序观,在基辛格看来,具体指欧洲“均势秩序观”、中东“伊斯兰教观”、亚洲多样化文化起源下形成的不同秩序观以及美国的世界观。书中从文化、宗教、地缘等综合因素解读了这些不同秩序观的形成、冲突和合作。基辛格坦率承认,当代世界,美国的国际秩序观已难以得到大部分国家的拥护,其欧洲盟国也经常与美国产生歧见。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教授刘建飞认为,《世界秩序》可视为是基辛格《大外交》一书的续篇,《大外交》详细叙述了欧洲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以来欧洲国际秩序的演进和发展,以及在冷战结束前国际秩序的演进。到了《世界秩序》中,视野则更加全球化,“合作”成了基辛格思维中尤其醒目的标签。基辛格认为,“新型大国关系”是大国均势与伙伴关系的结合,伙伴关系理念应成为亚洲均势的核心要素。他更为具体的设想是,能否保持和平,取决于各方实现目标的克制程度,并有能力将竞争限定在政治外交领域。建立新的世界秩序,中美需要协调而非对抗。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
标签: 基辛格   《世界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