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也在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是革命的、批判的、开放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必将随着实践的发展、时代的变迁、条件的变化而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前进、有所创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再强调,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恩格斯说过:“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版第4卷第588页)列宁反对用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他认为,如果把马克思主义变成一种片面的、畸形的、僵死的东西,就会抽掉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会破坏它的根本的理论基础——辩证法,即关于包罗万象和充满矛盾的历史发展的学说,就会破坏马克思主义同时代的一定实际任务,即可能随着每一次新的历史转变而改变的一定实际任务之间的联系。任何僵化与停滞,都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背道而驰。一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及其后继者,对已经改变的实践进行新的理论概括,又用创新理论指导发展了的实践的历史。因此,对待马克思主义,切忌把它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作出的个别结论僵死化、凝固化,而应当根据不同历史条件,创造性地加以运用。例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预言社会主义革命会在少数几个西欧国家同时爆发、同时取得胜利,这被概括为“数国同时胜利论”。按照这个论断,就无法解释列宁领导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因此就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创新。任何理论的产生发展,都处于具体的历史条件之中。不能因为个别结论过时,就得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更不能因此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的历史雄辩地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马克思主义在历史上和现实中所发挥的作用,是其他任何理论、学说都不可比拟的。历史上资产阶级学者曾经无数次宣布“马克思主义过时了”、“马克思主义死亡了”、“马克思主义被送进墓地了”、“马克思主义的幽灵已经消失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已经终结了”等,但每一次这种宣布都被历史无情地嘲弄了。20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尽管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尽管时代主题发生了重大转换,但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趋势没有变,所揭示的时代本质没有发生根本转变,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及其基本原理没有过时。邓小平同志说得好:“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邓小平文选》第1版第3卷第382页)
二、马克思主义是认识与改造世界的最锐利的思想武器
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这是毛泽东同志留给我们的至理名言,也是中国共产党最宝贵的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人最注重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最注重结合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靠马克思主义建党、立党、兴党,靠马克思主义建国、立国、兴国,靠马克思主义挽救中华民族于危亡之际,靠马克思主义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历史一再昭示,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我们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思想保证,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经验。
没有先进理论,无法成就事业。毛泽东同志指出:“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320页,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突出体现在它为我们认识、改造世界提供了最透彻最全面最科学的理论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