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大背景下党群工作现代化的思路
党做好群众工作是促进社会和谐的根本保证。网络的发展为党群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更好的在新时代开展群众工作,应该做到着力提高党政人员运用网络的能力、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规范网络管理等,真正找到快捷有效的群众工作方法,构建和谐的党群关系。
提高党政人员运用网络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在网络大背景下,培养个人的网络素养并提高运用新媒体的能力成为党增强执政能力的基本素质之一。通过在各级党校办理培训班、组织网络知识专题讲座、举行个人网络运用报告会以及视频交流等多种方式,构建规范的党员干部网络教育培训机制。
同时要紧密结合网络发展给党群工作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完善更新培训工作,使网络教育培训成为党员干部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党员干部不仅要做到重视培养自身的信息接受能力和素质、丰富新闻传播知识、提高应对网络的能力,还要在参加完相关的知识技能学习培训之后进行相应的考核,并作为提拔任用的依据之一。以此真正提高党员运用网络开展群众工作的能力,让“网络问政”、“在线聊天室”、“互动微博”等成为联系群众的新渠道。
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普及网络技术。到目前为止,我国信息化发展总体态势良好,然而随着深度应用的发展,信息网络基础设施落后于经济发展的需求,区域发展不均衡等问题显得更加突出。
为解决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信息技术发展不均衡问题,政府首先要加大对信息化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力度;通过多渠道的资金投入方式,建立健全有利于信息化发展的财政保障机制,化解群众信息服务需求和财力不足之间的矛盾。其次要建立完善的信息服务体系,普及网络知识培训,提高人民的素质;目前我国的教育体系应普及计算机应用课程,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的符合现代化需求的人才。最后,针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政府应着重加强对中西部地区、偏远山区以及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实施区别对待政策,在人民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的基础上逐渐普及现代网络技术,保障人人都有享受社会发展成果的权利。
完善网络监督,规范网络管理。如今新媒体不仅是各种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也是各种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对社会大众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精神世界等方面产生着重要影响。高度重视新媒体的监督和管理,积极探索预防网络犯罪的措施,对推动新媒体促进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具体来说,首先要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网络并完善网络举报制度;采取多种渠道设置举报中心,配备专职人员负责网络管理,充分利用好官方网站、微博等互动设备及时接收群众的信息反馈。其次要制定一部基本法作为网络法律体系的指导性法规;对违反网络法规的行为给予严惩,以明确规定的法律制度切实保障网络的运行环境。最后应该大力推行网络实名制,每个人凭借自己的身份证注册信息,保证个人资料的真实性,有效地减少一部分人利用网络的匿名性特点进行不法活动。
结语
21世纪是属于网络的时代,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为党开展群众工作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挑战。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在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上努力下功夫,积极参与网络知识普及的培训学习,深入研究互联网的发展规律及特点,学会运用网络做好党的群众工作。同时我们必须以更加开放包容的态度、更具长远的目光对待网络,充分发挥网络的长处,增强与群众的沟通了解,为构建和谐的党群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使网络能够真正发挥党群沟通的纽带作用,为进一步做好群众工作奠定基础。
(作者为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注释】
①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http://www.100ec.cn/detail—6151391.html。
②胥柳曼:“公共空间背景下的政务微博传播效果研究”,2011年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③周卫斌:“建立健全网络监督举报机制的基本纬度与原则”,《湖北教育》(领导科学论坛),2011年第6期。
④曾庆香:“微公益传播研究—主体·模式·影响”,武汉大学2014年博士学位论文。
责编 /王坤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