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税法还存在诸如税负不公平等问题,文章分析了制约民企发展的税收法律制度,建议通过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入宪,完善税收法治;进一步完善相关税法,减轻民营经济税收负担;消费立税,赋予地方一定的税收立法权,降低民营经济税外负担等措施来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民营经济 税制改革 税法
【中图分类号】D923.6 【文献标识码】A
民营经济现状简述
伴随中国渐进式的改革开放,中国民营经济由小到大,见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历程。在这些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范下,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层次和规模迅速“升级”,特别是国务院的两个“36”条生效,民营经济取得了更大的发展,①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民营经济为国家贡献了大约50%的税收,60%的GDP增量、固定资产投资和发明专利,80%的新产品,90%的新增就业,明显高于国有及外企。②民营经济的异军突起,雄辩地证明了民营经济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在发展经济和实现改革开放成果为广大人民共享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民营经济虽然受尽法律政策的歧视,仍然取得了辉煌业绩,其彪悍的生命力可窥一斑。
民营经济目前面临的税收环境
目前民营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仍不容乐观,民营经济融资困难、人才缺乏,和国企、外企相比税负重且不平等,维权渠道不畅。限于篇幅,本文将着重从税收法治的角度来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