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政府的回应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和挑战,公众“微”问政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不断提升,及时有效地回应公众问题和诉求是当今政府推进民主化进程,实现和谐共治的重要任务。建设回应型政府,并构建一套政府与公众“微”问政的长效互动机制是当前推进民主政治的重要举措之一。
【关键词】回应型政府 公众“微”问政 互动机制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回应型政府建设的理论支持及现实逻辑
回应型政府以公共治理理论作为基础,以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为指导思想。回应性是回应型政府的第一特征。回应型政府秉持公共治理理念,坚持政府与公民合作共治的治理模式,做到以民为本,主动积极回应社会。政府回应是政府对公众的政策疑问和政治诉求做出及时反应,并采取积极措施解决问题。①唯有如此,政府才能全面及时了解民意,有的放矢,更好实现政府的服务职能。回应型政府的建设是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
回应型政府的理论支持。第一,人民主权说。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公民权,到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都强调了公民的权利,国家的权利属于人民。此种权利是不能侵犯和让渡的,也就是人民享有治理国家的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