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网络的普及、微信、微博的兴起与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带来了诸多挑战。在新形势下,应通过创新工作方式,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实效性;重视利用新媒体技术,确保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加大监管和投入,发挥微信优势等措施,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关键词】微信 互联网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网络平台 建设
【中图分类号】B036 【文献标识码】A
在网络技术不断普及的今天,我国互联网获得空前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学习和信息传播等方面带来了许多便利,同样也为社会主义正能量的传播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平台。但是,网络中充斥的负面信息同样也对人们的意识形态产生着消极影响。
微信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特性
截止目前,我国微信用户超过了我国总人口的3/5,微信已经成为人们普遍接受和使用的一种信息交流方式。正因为微信有着如此庞大的使用群体,以及网络的全球性、虚拟性、自主性等特点,网络信息控制权和主导权的争夺已成为我国网络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必要任务。
西方国家通过利用网络技术方面的优势,使用各种手段对我国进行网络渗透来宣传西方的政治体制制度、意识形态以及价值观念①,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造成很大影响。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有效把握网络革命为我们带来的发展契机、如何利用好新媒体弘扬社会主义正能量、如何基于微信平台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以及如何解决好我们所面临的挑战,迫在眉睫。
基于微信平台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以下特性:首先,社会化特性。虽然微信平台是个虚拟的平台,但是这个平台反映的却是现实生活当中真实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了各种社会关系。种种人情往来都真切地反映在了透明的网络平台上,这其中的问题自然会对社会形态、政治体系等产生影响。
其次,主体十分明显。在微信平台的牵动下,个人参与政治的机会也大大提升,公民的发言越来越自由。某人的发言更有可能会引起其他人的重视甚至共鸣,个人的主体意识在这一过程当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最后,多元化特性。在微信平台下,存在着多元化的意识形态,这些不同的意识形态通过网络迅速蔓延,在潜移默化的侵蚀本土主流意识形态。尤其我国是为数不多的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正在严重冲击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这就更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