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后税费时代增强农民政治认同的途径(2)

构建信息传播机制,促进农民的政治认同

后农业税时代以来,我国有关农民的信息传播中存在政策传播截流、负面信息封锁、利益需求信息传播受阻、大众传媒信息沟通低效、不良信息传播等障碍,对农民的政治认同造成了负面影响,削弱了农民的政治认同。构建良好的信息传播机制,要求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缩小城乡“知识沟”。虽然我国社会经济政治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我国的城乡差距仍然很大,其中一个重要表现是知识方面有着很大的鸿沟。由于城市和乡村在资源分配上有着很大的差异,发展很不均衡,二元结构突出,城市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和资源,而乡村却在各方面落后于城市,不可否认,农村信息的闭塞和教育水平的相对低下,使得农民的法律意识薄弱、文化知识水平很低,无法积极有效地响应党的精神号召和文化宣传,而且农村的愚昧也助长了迷信邪教的盛行,更拉大了城乡知识的差距,严重阻碍了农村社会的发展。

培育和引导农村“意见领袖”。农村需要政治精英的引导和带领,这是农村构建信息传播机制的重要措施,农民由于文化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的局限性,在政治事务、集体事务方面无法拥有足够的大局意识和责任观念,要想促使农村工作的顺利开展,就必须提升和增强农民的政治认同感,而要想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培育和引导农村“意见领袖”。在如今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我国要充分利用新媒体这一平台,广泛宣传党的政策和精神,把党和国家的号召深入到农村村干部或代表人物的心中,促使他们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共同学习党的文件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而逐步提升农民群众的政治素养,进而增强农民的政治认同感。

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积极功能。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网络走进我国农村家庭中,因此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催生下的多种新媒体,把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道德信仰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向广大农民群众进行多种形式的宣传与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倡导的文化精华贯彻到农民日常生活当中,从而带动农民政治认同感的提升与增强。提升综合素质和政治素养,从而逐渐增强农民群众的政治认同感。同时也要以占主导地位的核心文化价值来引导农民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感,使他们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安阳工学院思政部讲师)

【注释】

①彭正德:“我国转型期农民政治认同的弱化倾向探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3期。

②④杨楠:“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配套机制”,《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③[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3页。

⑤龙丽梅:“农民土地权利保障与农民增收问题研究”,《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8年12月6日。

责编/丰家卫(实习)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蕾]
标签: 税费   认同   途径   农民   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