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艺术院团如何开展党建工作
认识要到位,思路要清晰。首先要责任到位。党建工作主体责任在党委,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各支部和党群组织都要明确自身的职责任务。其次要全面提升对党建工作的认识。院团上下都要重视、支持、参与党建工作。院团行政领导、党务干部、党员群众几个方面,分别具有不同的作用和意义。行政领导不支持,得不到思想认可,经费和时间不能保障,党建工作无法开展;党务干部不到位,无法组织实施,无法动员联系党员和群众;党员群众不理解,难以参与和配合,党建工作无依托。院团党委要通过汇报、交流、宣传、要求、教育、实践,有作为有地位,靠实实在在的工作,赢得信任,赢得支持,赢得配合。
要坚持服务大局,服务群众,通过服务群众来服务大局。大局是院团的全面建设,包括思想建设、业务发展和员工的进步,也就是马克思讲的“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群众,主要指通过理论学习、思想教育和参与重大决策,保证正确的政治和工作方向;通过引导、激励,树立正气,增进协作,增强院团和演职员工的凝聚力;通过帮助、带动、学习、交流、竞争,增强党员群众的工作和业务能力,提升整体战斗力;通过文体活动,愉悦身心,活跃气氛,营造团结和谐氛围;通过思想工作和组织关心,减少矛盾和员工困惑,排忧解难,增强向心力。使员工愉快工作,提升能力,团结协助,自身学习进步健康成长的同时共同促进院团的业务和全面发展。
组织要健全,干部要有力。组织性和组织化是党建工作的基础和优势。院团党的组织机构要精简,但要健全。要立足院团特殊性,组织上全覆盖、有创新、网络化、成体系。要把握服务型、学习型组织建设的要求,构建院团党群组织体系和党建工作格局。以党委为核心,党委纪委工会青年团妇委会以及各支部,分工不同,对象各异,方式多样,照顾不同层次和不同需求,讲政治、讲正气、讲学习,相互依托,相互支持,共同发力,完成党建工作的总体目标和任务。要配备好党务干部,选拔有责任心、有能力的党员充实党务岗位,带动示范,增强基层支部和组织的影响力。重视党务干部的发现和使用,既是满足党建工作需要,也是广泛联系党员群众的需要,还是干部培养的有效渠道。具体工作中要责任到人,不断提升党务干部的能力,适应党建工作新要求,规范扎实,讲求实效。
艺术院团生产格局和人员配置的特殊性,要求组织建设敢于创新。剧组具有流动性和阶段性,是院团艺术创作的核心基地,也是队伍建设的重要平台。立足实际,创新组织建构,在剧组成立临时党支部。目的在于加强剧组思想和作风建设,为创作演出提供组织保障和服务支撑。
追求要鲜明,倡导要明确。一个院团,尤其是国有院团,以生产精神和文化艺术产品为己任的单位,要有共同的价值追求。这种价值追求是院团凝聚力的来源和基础。研讨、提炼共同的价值追求,是院团思想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党建工作的重要职责。要结合院团自身的定位、独特的历史、长远的追求,提炼“院团精神”,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既体现国有院团的共性,又结合各自实际,既要有高度,还要接地气。
追求“团结”。团结是力量之源。团结是每位演职员工的基本意识和素养,也是院团应该形成的基础氛围和文化。队伍建设的根基是团结,艺术创作的首要条件也是团结。
追求“担当”。担当意味着责任。院团的每位演职员工都有自己的工作责任,院团作为整体,也有独特的文化责任和社会责任。演职员工的责任与院团的责任是统一的。演职员工的责任到位,勇于承担,是院团责任实现的基础,院团责任的实现是演职员工价值的最终和本质体现。
追求“传承”。传承是继承和传递。我们因光荣的历史与卓越的前辈深感自豪,这是走向未来和进步的宝贵资源。不仅要传承院团的辉煌历史和优良作风,也要传承院团的艺术品格和艺术追求;不仅要传承令人自豪的院团文化,也要做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率;不仅要传承中国艺术的独特魅力,也要传承国际艺术的文明菁华。
追求“创新”。创新是目标,是事业的落脚点。历史要求创新,时代要求创新,人民要求创新。创新是院团的本质使命。创新队伍建设,多出人才,才有所用;创新艺术创作,多出精品,奉献人民;创新宣传推广,扩大影响,树立形象;创新院团管理,提升实力,履行使命。创新,面向未来。
党的组织、党员要做践行“院团精神”的表率,首先要倡导增强党员意识。一是纪律意识:纪律是组织之本。纪律意识是党员意识的第一层面,也是党性修养的重点内容之一,是院团党的组织和每个党员应尽的义务与责任,是提高院团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基础。二是责任意识。每一名党员对党、对院团都负有相应的责任,有责要有为,有为才有位。三是剧院意识。艺术院团的发展,离不开团队的合力。一部作品的完成,需要全面协调,凝聚合力。四是国家意识。作为国有艺术院团,责任特殊。要站在国家文化建设的层面去思考院团建设与发展,树立国家意识,坚持正确的创作方向,创作演出观众喜闻乐见、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精品力作,培养更多德艺双馨的优秀艺术人才,切实发挥国家艺术院团的导向性、代表性和示范性作用。
理念要务实,规划要科学。实事求是是最基本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院团党建工作要关注人,关注实际,关注效果;要尊重艺术家和专业人员,要了解他们、关心他们、凝聚他们。按照习总书记要求,要与艺术家和剧院干部职工打成一片。要坚持群众观点,密切联系群众。党的建设和党的工作、活动要坚持实践的观点,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不要单打一,不要只顾一点不及其余,更不要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多听取党员群众意见。院团开展党的活动和党的工作,提出规划和计划,要紧扣业务生产和队伍建设实际,不攀比,不虚无。党委从严要求,以身作则,带动党务干部,树立务实的理念,工作载体、活动设计和组织实施,都要全程贯穿和秉承以人为本、实事求是。
党建工作需要有规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规划是先导,是指针,是目标,是总体的设想。可以制定3~5年规划,同时做好每年的计划,明确任务和步骤。规划制定要听取行政领导、党员群众的意见,尽可能讲科学、能操作。要结合党章要求,结合上级精神,结合单位实际,结合党员需要。党章要求解决“党”的宗旨和定位,上级精神是时代和形势要求;单位实际是院团特点和工作需求;党员需要是生命和基础,是党建工作最终的落脚点,必须要统筹兼顾,抓好结合。
载体要恰当,机制要有效。规划是纲领、目标和思路,还不能直接转化为工作,中间的过渡和实现要依靠各类载体。载体可能是一项工作,也可能是各种活动。比如习总书记号召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文艺界应该大力倡导和实践的总体要求。这些载体和要求,集中体现了党的政治导向和业务导向,国有艺术院团应该深入学习领会,并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具体到各院团,要根据自身实际,结合业务特点,结合党员需要,创新理念,选择恰当的载体。不管是业务学习、思想交流,还是文体活动、青年成长,要注重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要注重抓好结合,务求实效。要努力做到有思想、能操作、效果好、党员群众欢迎。要适应高科技和新媒体时代要求,不断创新工作平台和手段。
围绕党建工作,要注重探索和建立长效机制。有些机制是传统的,比如财务保障、活动开展、党员培养,要坚持做好;有些是需要创新的,要大胆探索,不断总结。机制建设要力戒形式主义;要特别重视制度建设,设计制度要务实,要检验,不搞花呼哨,不能为制度而制度;要建立财务保障和奖励制度,以精神鼓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时间安排上,要注意平时和集中相结合,学习和活动平时化,竞赛和展示集中搞;要立足实际,探索和健全组织建设、思想工作、理论学习、文体活动和群众工作机制;要善于总结,善于推广,改进不足,鼓励创新。努力发现和把握调整、改进、提升规律,造就良好环境和队伍,保持国有艺术院团党建工作的良性发展状态,出实招,求实效,真正为院团艺术创作和全面建设起到保障、服务和促进的良好作用。
(作者为中国国家话剧院党委书记)
责编 /王坤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