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个全面”开拓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植根于中国大地、为中国人民谋利造福的科学社会主义。新时期以来,我们党坚持从社会主义本质属性和人民利益出发,始终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看成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形态,并为之进行不懈的探索和奋斗。“四个全面”作为我们党精心筹谋的战略布局,其最大亮点之一,就是以其全面性要求开拓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
一方面,“四个全面”扩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在优势的增长空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形态,理应具有无可比拟的内在优势。由于这一社会形态尚处于初始阶段,其内在优势方兴未艾,将会随着实践的深化而不断增长。以前,我们往往比较关注和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加快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经济优势、实行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优势、建设先进精神文明的文化优势以及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如今,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确定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布局,这意味着我们党在自觉把握和增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在优势上,又向前迈进了历史性的一大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确立,表明我们党已公开宣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身就是以普惠人民为内在特性、以改革创新为内在特质、以倚重法治为内在特点、以强健领导核心为内在特征的社会形态,它应当而且也能够显著增长相应的内在优势。从实践角度来看,紧紧扭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着力使涵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会愈加显示出其价值优势;紧紧扭住全面深化改革,着力破除思想观念束缚、利益固化藩篱和陈旧体制障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会愈加显示出其活力优势;紧紧扭住全面依法治国,着力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会愈加显示出其秩序优势;紧紧扭住全面从严治党,着力保持和增进我们这个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会愈加显示出其领导力量优势。由此可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形成和推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在优势的延续增长打开了一个新天地。
另一方面,“四个全面”健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趋向美好愿景的演进机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同其他新生事物一样,其成长需要经历一个由不够成熟到比较成熟、由不够完善到比较完善、由不够强健到比较强健的逐步演进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趋向美好愿景的历史演进,不可能自然而然地实现,而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其关键是要形成合理有效的演进机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历史性贡献之一,恰恰在于它确立起了这样的演进机制。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无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战略目标,还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这三大战略举措,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着美好愿景演进都将起到决定性的推进作用。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建设内容上深刻体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全面性要求,在惠及对象上充分体现覆盖人群的全面性要求,这就必然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着美好愿景演进提供目标引领。全面深化改革,注重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方方面面调整完善政策制度,以创新思维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就必然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着美好愿景演进提供动力源泉。全面依法治国,着眼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致力于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这就必然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着美好愿景演进提供秩序保障。全面从严治党,立足于推进新的伟大工程把党全方位地管好治好,不断增强党在治国理政中的凝聚力、决策力、整合力和驾驭力,这就必然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着美好愿景演进提供政治保证。显而易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趋向美好愿景的合理有效演进机制,寓于其功能作用之中。也正因如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景必将越来越广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