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中国声音 > 名家观点 > 正文

冯骥才探访蚌埠古民居:仅有名录保护是不够的(2)

“传统村落保护还有两大问题尚需解决”

冯骥才认为传统村落保护目前还有两大问题尚需解决。

一是有些村落是与周围村落血脉相连的,特别是从中原地区迁徙到南方的一些村落,一个村落可能与周围二三十个村落都有族性衍生的联系,但是现在只保护了那些建筑优美、形态完整的村落,而周围的根脉都断了,历史关系断裂了,因此,他说:“孤立保护是不行的,各个村庄是有内在关系的,应该有一个古村落的生态保护区。”

冯骥才特别忧虑的另一个问题是,有些地方村落的基本形态已经没有了,可能还有几幢经典的民居,或者一个好戏台、好祠堂、好庙宇,还有一座古桥或者一口历经沧桑的古井,但是却没人保护,只能任其消亡。由此他非常感慨:“我昨天在全国政协委员马国湘建设的古民居博览园内,看到他抢救收藏的民居感到震惊。”他认为古民居博览园将散落四方、无人理睬甚至危在旦夕的民居收集起来,精心修缮,集中保护,既达到了很好的保存效果,同时又能供人欣赏传统和认识历史,这就是采用露天博物馆的方式来集中保护。

“古村落是活态的,古民居必须是活化的”

“我们过去的文物保护是不包括民居的,除非很少的特别经典的。因为没有这样的保护,所以很多在城市改造中破坏的民居是没有法规去保护的,基本上城市的历史街区都消失了,乡村也面临着这个问题,这是城镇化过程中的问题。”冯骥才说。他同时认为民居与城市的历史建筑、文物建筑有不一样的价值,各地民居的价值是代表着那方土地的地域特性,所有民居在建造时基本都是就地取材的。

冯骥才还特别强调我们的历史遗产保护要活化。他说:“我国有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保持活态,比如传统村落也要保持活态,传统村落如果空巢了,传统村落也就死了,所以我们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要保持活态,我们的物质文化遗产要活化,不能关上门。我们还要让当代人进去感受,让我们现代的年轻人和历史交融,在现代摩登的历史环境中感受历史,亲近历史,走进历史。所以,古民居与古村落不一样,古村落是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总和,是活态的,古民居必须是活化的,不能让它空着。”

“古民居保护有上千种方法,不要轻易否定”

冯骥才17日调研了蚌埠古民居博览园的古民居修复仓库。这里和一般的生产车间不同,没有机器的轰鸣声,只有幽幽木香和工匠们采用传统工艺手工凿刻木器的声音,显得安静而神秘。现场一位工匠正在修复一条破损的横梁,横梁中间的雕花已经损坏了,冯骥才对雕刻师傅娴熟的技艺产生浓厚的兴趣。他说:“古民居的保护有上千种方法,不要轻易否定任何一种保护方法。”

浏览着一栋栋正在复建中的古民居建筑,抚摸着一件件从推土机下抢救出来的木石构件和生活器具,冯骥才对马国湘说:“你从推土机下抢救出这些古民居,是真正的抢救,与我做的事情是一样的啊!”

18日上午,在蚌埠市有关领导参加的“散落传统民居的抢救与保护座谈会”上,冯骥才又一次提起马国湘,他说:“我做的是知识分子的事,主要用思想影响公众和意识,他做的是实际的事,真正保留下来。他抢救下来的东西与普通文物贩子抢收的东西是完全不一样的,普通文物贩子是把能卖钱的好东西摘出来,剩下的东西都抛掉,他们基本上是‘杀了象只把象牙拔出来’,但是马国湘保护的是整个民居。”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卓怡]
标签: 冯骥才   蚌埠   蚌埠古民居   名录保护   传统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