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和实力的深刻意涵与独特价值

——专访著名哲学家、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 张立文

核心提示: 和实力是军事、经济、话语、制度等实力的融突和合,以及在其融突的实践交往活动中和合为一种新实力的总和,是一种对“硬实力”和“软实力”的超越。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下,提倡并打造“和实力”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这主要体现在实现世界秩序的最佳选择;实现中国梦的有力保障;缔造世界和平的伟大力量;实现美丽中国、美丽世界的支撑力量;人类永续发展的需要五个方面。

【摘要】和实力是军事、经济、话语、制度等实力的融突和合,以及在其融突的实践交往活动中和合为一种新实力的总和,是一种对“硬实力”和“软实力”的超越。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下,提倡并打造“和实力”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这主要体现在实现世界秩序的最佳选择;实现中国梦的有力保障;缔造世界和平的伟大力量;实现美丽中国、美丽世界的支撑力量;人类永续发展的需要五个方面。

【关键词】 和实力 内涵 战略意义 【中图分类号】B262 【文献标识码】A

和实力是军事、经济、话语、制度的融突和合,以及在其融突的实践交往活动中和合为一种新实力的总和

人民论坛:您毕生都致力于中华文化的研究和传播,并在国内率先就“和实力”的概念进行了深度阐析。按照您的解读,究竟何为“和实力”?

张立文:要理解和实力,首先必须先了解何为软实力。 1939年,英国著名学者卡尔提出,国际权力格局分为三种——军事权的威慑力、经济权的收买力以及话语权的吸引力(舆论控制力)。据此,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按照西方二元对立的思维将前两者称为硬实力,后一种称为软实力。后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提出了巧实力,主张软硬兼用,可动用一切手段。

中国引进了软实力的概念,并努力地理解运用,但2013年4月29日,约瑟夫·奈在美国《外交政策》网站上发表题为《中国和俄罗斯不了解软实力》的文章,否定了中国对软实力的理解。在这种情况下,继续跟着西方讲软实力,没有太大意义,中国需要阐释和传播“中国话语”。

概括而言,和实力是指军事、经济、话语、制度等实力的融突和合,以及在其融突的实践交往活动中和合为一种新实力的总和。

四者融合,不可或缺。和实力是军事、经济、话语、制度的融突和合,缺一不可。没有军事实力作后盾,话语权就没有力量,腰杆子就不硬;没有经济发展作基础,说话底气就不足,人家就不会理睬,等于没有话语权;没有制度保障,军事权、经济权、话语权也无法实现。军事的后盾功效、经济的基础作用、话语权的精神指导以及制度保障,四者和合,发挥大效能,综合提高国力。和实力强则国强,和实力弱则国弱,这是衡量国家强弱的标志,也是国家、民族能否永续发展的表征。

理论创新,世界价值。和实力具有中华民族理论思维的特点,也是中华特有的世界观的体现。西方从古希腊的柏拉图到费尔巴哈,都崇尚一元造物论,这就导致西方世界的思维是独断论、独裁论,因而产生霸权主义、冷战思维。而中华“和实生物”的思想是多元融突和合生物,因而能开放包容,海纳百川,排斥独断论,主张和合论思维。由此,中华价值观是以和为贵,其价值目标和追求是和平、发展、合作的和谐世界。

继往开来,唯变所适。和实力继承了从《尚书》的“协和万邦”、《周易》的“保合太和”,孔子的“和而不同”,老子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到汉代以来和亲政策的绍承和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唯变所适地演化出现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当前建立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以及中国在一切国际争端、冲突中主张通过对话、谈判,和平解决问题的严正立场。和实力这个概念能够很明确地体现当前国际核心话题和国际主流趋势,随时代的变化而不断适应时代的需要。

时代价值,振兴中华。“和合”一直是中华民族两千多年来的核心概念、首要精神、时代价值和实践活动所遵照的原则。中华民族以“和”建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是深入人心的思想,如和衷共济、和气生财等。和实力是用自己民族话语表达、体现中华民族的思想和优秀文化,是民族文化自信、自觉的表现。一味用西方的话语不能完全表达我们的思想,也是民族文化自卑心理的流露。

宗旨目标,和平发展。和实力是当今世界的人心所向,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精神的体现。世界人民不希望战争、动乱和对抗,因为任何一次战争、动乱、对抗,都会造

成人道主义灾难,制造大量的难民,这是任何人都不愿意看到的。和实力是从人类长远利益出发,是维护百姓安居乐业,实现人类永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其宗旨目标是营造和谐世界、和谐社会,这是世界人民的愿望,是对人的生命的尊重,是中华民族重人本思想的体现。

中国和实力是王道之治,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理想政治和政治价值观

人民论坛:相对于硬实力、软实力,“和实力”这一概念有何鲜明特征?

张立文:首先,自己话语,民族自信。一个民族只有用自己的语言来体认那最优秀的东西,才能消化为自己的东西,这东西才会真正成为它的财富。中华民族应该讲自己的话语,讲自己的和实力,这是民族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标志,是民族理论思辨能力和语言逻辑能力的标志,是民族自信的一种表现,也是传播“中国话语”的客观要求。

其次,历史实践,经验总结。汉武帝时期是中国和实力最强的时期之一,无论在军事、经济还是话语、制度上都很强,但他依然采取和实力的方针,先后把刘细君和解忧公主嫁给乌孙国国王。唐太宗时和实力与汉武帝一样强,出嫁文成公主,维护了与西藏的和平与共处。明代郑和七下西洋,当时中国的军事、经济、话语实力也很强,他的船队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但郑和下西洋不是为了建立殖民地、贩卖黑奴、抢掠财物,而是宣扬和平。于是有日本、韩国的留学生、留学僧到中国学习先进文化,参加中国进士考试,甚至在中国做官。和实力是历史实践经验的总结。

再次,超越硬软,分辨是非。和实力是对硬实力、软实力和巧实力的超越,是从整体高度看一个国家的实力,是一种综合国力。

从文化上看,美国是以斗争为核心价值的二元对立文化。从古希腊到黑格尔都追求事物背后的统一性,即主宰者或造物主。中国则不同,强调“仇必和而解”,主张“和实生物”,强调多元包容,一切冲突通过和平解决,五行相生相克,相反相成,讲多元冲突和合生物。

从政治价值观看,软实力本身蕴含着西方民主价值观,并向全世界推行,但实际上往往水土不服,“阿拉伯之春”所带来的社会动乱,恐怖活动猖獗,造成人道主义灾难和人民流离失所,就是一个例子。

从外交政策看,西方表面追求和平,但由于受二元对立思维的影响,总想寻找假想敌,好像没有一个对立面、假想敌,就没事可做一样,于是就像一头不安分的狼,到处推行西方的政治价值观,或直接出兵干涉,或支持反对派,或经济制裁,到处插手,制造动乱,中国坚持和平外交政策,绝不去制造对抗和动乱。

最后,王道霸道,此消彼长。中国和实力是王道之治,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理想政治和政治价值观,曾吸引东亚各国,并被各国所效仿。如韩国曾以儒家的朱子学为统治思想,现在全国还保有300多所乡校,这是古代乡人聚会议政的地方。王道之治,一言以蔽之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西方自近代以来推行霸道政治,则是“己所不欲,要施于人”。如美国不允许别人把战争强加给自己,却把战争强加给别人。和实力与其相反,和实力就是实现世界和谐、国家安定、人民安居,这些便是和实力的特征。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刘瑞一]
标签: 意涵   实力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