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理论探索 > 正文

奚洁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共产党

核心提示: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这是习近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新概括。由此,他进一步强调了“党的领导”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我们即将迎来党的生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共产党,是当代中国最重大的政治关系。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八项基本要求,并强调要使之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这些基本要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高度,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共产党这一重大政治关系的科学内涵,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根据党的十八大精神,在理论和实践上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这八个基本要求的内涵,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共产党这一基本关系的规律性认识,进一步回答了新历史征程上怎样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问题。

第一,“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并组织动员群众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必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执政方略,切实保障公民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习近平在当选总书记后首次与中外记者见面时就向党内外宣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清晰地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尊重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而奋斗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定位。此后,他再次强调,“我们要坚持‘以百姓心为心’,倾听人民心声,汲取人民智慧,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充分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执政理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目的的高度统一。

第二,“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中国共产党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内涵,也是社会进步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一观点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力第一的观点。这一观点也是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理论依据。习近平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根本最紧迫的任务还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既是我们党实现自身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最根本最紧迫的任务,也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的最根本最紧迫的任务,两者是完全统一的。党领导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通过深化改革,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就是“要靠通过不断改革创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比资本主义制度更有效率”,“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体现出来”。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焦杨]
标签: 中国共产党   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