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理论探索 > 正文

用辩证唯物主义把握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3)

要把政治规矩和科学精神、系统思维和法治思维结合起来,有许多重大关系要处理。在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时候,重点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经济建设与“四个全面”的辩证关系。我们讲要正确认识“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的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经济建设与“四个全面”的关系。我们在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过程中明确了许多道理,其中,最重要的,是懂得了“发展才是硬道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我们要牢牢抓好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协调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因此,讲“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也好,讲“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也好,都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特别是在突出某一方面工作的时候,尤其要注意不能偏离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同样,我们在发展经济的时候,也不能“单打一”,更不能不顾政治规矩、不顾精神文明建设、不顾民生、不顾生态文明。在这些问题上,我们已经有大量的教训,在推进“四个全面”时务必牢记。

二、制度与人及其价值观的辩证关系。我们知道,没有全面改革就没有全面小康,没有全面改革就没有全面法治。要实现“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最难的是要打好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战。在习近平总书记领导下制定的中国到2020年改革的纲领,明确指出:这次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而且很明确地提出,要到2020年我国在各方面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一套制度。这次确定的制度改革目标就是要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上做出一篇好文章来。也就是说,我们的现代化不仅在生产力方面要实现现代化,而且是制度方面也要实现现代化。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对于这个总目标,要有一个科学的认识。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在以全新的、现代的“治理”理论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时,不能偏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在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时,要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样的要求来完善和发展我们的制度。二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之间的关系。改革是制度的变革,治理体系与国家制度相联系,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如果只有制度的变革,而没有人的能力的提升,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治理体系的现代化都有可能成为一纸空文,所以,我们要把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与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统一起来推进。三还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特别是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与全社会奉行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紧密相连。因为,“治理”与“管理”虽然仅有一字之差,但却是两种不同的国家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简单地说,管理主要是用行政的办法自上而下领导一个国家和社会,治理则根据社会多元化的特点,采用民主和法治的方式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结合起来领导一个国家和社会。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东方大国来讲,用现代治理的制度和方式来领导这个国家,是一个极大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转型。这就更需要在核心价值观上达成共识。党中央提出,在国家层面上,我们倡导的价值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层面上,我们倡导的价值取向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个人层面上,我们倡导的价值准则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提出要培育和践行这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来说,就是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全面深化改革,要处理好制度与人及其价值观的关系,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时候,都要处理好制度与人及其价值观的关系。所以,人的素质和能力问题,价值观问题,是在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时,回避不了也回避不得的一个最深层次的问题。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责任编辑:焦杨]
标签: 辩证唯物主义   四个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