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中国声音 > 名家观点 > 正文

把中国商业文化融合力充分发挥出来(2)

交易关系中只有善解人意才能多成善事

中国的商业文化特别具有融合力,因为中国人尊崇“人为本、和为贵”,“诚信为上、守正维新”,“平等相待、互利共享”的善的价值观。正因为如此,“路带”倡议才能把各方的谋求聚拢在一起,共赢共享。

习近平主席在博鳌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时阐述了中国进行商业合作的善意。他说:“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大事、办好事、办长久之事。要摒弃零和游戏、你输我赢的旧思维,树立双赢、共赢的新理念,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兼顾他方利益,在寻求自身发展时促进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不仅适用于经济领域,也适用于政治、安全、文化等广泛领域;不仅适用于地区国家之间,也适用于同域外国家开展合作。”习近平主席所说的就是中国交易中的“善解人意”,有了这个前提,才能做成许多善事。

交易人群体是商业文化的主体和商业社会的驱动力量

交易人群体到什么地方,就会把自己的文化带到什么地方。“一带一路”中的铁路公路、港口机场、输油管道、网络建设、产业合作、资源开发等,看起来是物质和技术,实际内含着群体文化,落到一个区域中,大量的是跨文化问题。“路带商业文化”显现的是中国与53个国家和地区的94个城市的人的交往,是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的基础上的民心相通。“路带商业文化”将中国的商业文化与其他30多亿人各自带着的商业文化放在了世界共同路基之上。英国伦敦出口公司主席斯蒂芬·佩里说:“未来30年到50年,‘一带一路’构想或许是全球范围内最大的商业机会。”“路带”既是交易人群体的集聚,也是价值活力的集聚。路带上集聚的交易人群体将是21世纪商业文化的驱动力量。

21世纪的商业文化注重“以商德而化天下”

21世纪国家之间的交易规则该如何规范,如何确立人道、诚信、责任的地位,如何发挥商德的指导作用,目前是全球各国都关注的问题。中国的商业文化以德善为核心,在互联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交易关系该如何以商德为核心,建立切实的交易规则体系,目前是中国商业文化建设中的迫切问题。

在21世纪,中国希望世界和谐互利,希望地球村成为一个大家庭,希望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努力,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主席在博鳌论坛上讲到中国的这些希望时特别指出:各国需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兼容并蓄、交流互鉴”。并特别强调:“要促进不同文明不同发展模式交流对话,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 要“互利共赢,秉持正确义利观,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希望“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不同宗教汇聚交融,共同组成多彩多姿的亚洲大家庭”。这些表述,就是21世纪中国商业文化在全球层面上善意的基本理念,就是中国以商德而化天下的出发点。

(作者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焦杨]
标签: 商业文化   融合   “一带一路”   张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