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任弼时与《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起草

【摘要】《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党的六届四中全会至遵义会议期间的“左”倾错误进行了深刻检讨,统一了全党思想,为七大的召开和毛泽东领导核心地位的确立奠定了坚实基础。作为起草《决议》的主持人,任弼时广泛征求党内意见,多次进行精心修改,在毛泽东的亲自关怀下,终于顺利地完成了这篇重要历史文献的编撰工作。

【关键词】任弼时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六届七中全会 “左”倾错误

【中图分类号】D6        【文献标识码】A

任弼时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成员,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卓越的功勋。尤其是在毛泽东核心领导地位的形成过程中,任弼时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历史作用,其中,主持起草《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就是这个过程中的关键一环。《决议》是在1945年4月召开的党的六届七中全会上通过的,对党的六届四中全会至遵义会议期间的“左”倾错误进行了深刻检讨,在此基础上统一了全党思想,为七大的成功召开和毛泽东核心地位的确立铺平了道路。由此可见,《决议》在中共党史上是有重大历史作用的。作为《决议》起草的主持人,任弼时卓有成效的工作功不可没。

六届七中全会委托任弼时主持起草《决议》的渊源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至党的七大召开,经历过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犯过“左”的和“右”的机会主义错误,其中持续时间最长的给党带来危害最大的是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和为党的七大召开做准备的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分别对王明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的“左”倾错误和抗日战争初期的右倾错误进行了纠正,但由于没有对党的历史经验进行系统全面的总结,特别是没有从根本上从思想路线的高度对党内历次错误的根源进行深刻总结,导致党内在指导思想上仍存在很大分歧。出于上述因素,1941年9月中央政治局会议之前,毛泽东对“九一八”事变后至遵义会议期间反映以王明为代表的中央政治路线的九个文件进行了详细的剖析,送给任弼时阅读。毛泽东以犀利的语言系统地揭示了以王明为代表的第三次“左”倾路线的形成发展和失败的历史过程。

毛泽东关于九个历史文件的批判稿,当时只给了任弼时看,后来刘少奇回延安,又请刘看,一直没有发表。1965年5月12日,有人从中央档案馆找出了这篇文章的原稿送给毛泽东,毛泽东冠以《驳第三次“左”倾路线》的题目,并写了一段前言。他说:“这篇文章是在延安写的,曾经送给刘少奇和任弼时两同志看过,没有发表”,“在延安之所以没有发表,甚至没有在中央委员会内部传阅,只给两位政治局委员看了一下,就不再提起了,大概是因为这篇文章写得太尖锐,不利于团结犯错误的同志们吧。”①这个历史上鲜为人知的事实,说明了后来党的六届七中全会委托任弼时主持起草《决议》的渊源。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任弼时在中共党内资格较老,德高望重,工作认真细致并且实事求是,是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和见证人。因此,由他来主持起草《决议》,令人心悦诚服。正如胡乔木所说:“任弼时当秘书长,一是因为资历老,二是因为他是红二方面军领导人,三是因为他是从共产国际回来的。这里有一些微妙的关系,其他的人起不了他当时的作用。”②这就把问题说得很清楚了。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蕾]
标签: 任弼时   决议   问题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