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自媒体时代媒体道德危机及其应对措施(2)

媒体道德危机产生的原因

国际方面的原因。随着改革开放和全球化的深入,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密切和频繁。这些文化的交流,在带来先进技术同时,也带了新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有些媒体从业人员崇洋媚外,全盘接纳西方的传播理念和方式,为媒体道德危机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国内方面的原因。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行,我国媒体的市场化程度也不断加深,各媒体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媒体从业人员的数量和工作压力也不断增加。为了生存和提升竞争力,为了吸引受众的眼球和关注,各媒体利用各种方式和手段来提高收视率、点击率和销售量等等,自然而然,虚假信息、低俗新闻、侵权行为等各种媒体道德缺失现象逐渐泛滥。随着自媒体对现代生活的影响与日俱增,媒体面对糖衣炮弹的压力越来越大,很多媒体从业人员没有抵抗住诱惑,沦为金钱和权力的奴隶。传媒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已经严重影响了媒体业的正常发展,传播者关心的只是新闻的标题够不够醒目,内容够不够吸引人们的眼球,效果够不够冲击力,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几乎完全被忽视。屡禁不止的有偿新闻,对权势、庸俗和丑恶的妥协,同时新闻报道中出现的缺乏人文关爱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这些都使得曾经光辉伟大的记者和媒体形象迅速黯然失色。

媒体道德危机的影响

对受众的影响。传播学上的“受众”泛指大众传媒信息的接收者,主要包括报刊、书籍的读者、广播的听众,电影、电视的观众、互联网的网民。简单来说,受众就是有特定信息需求并使用媒介来满足自身需求的人群。受众通过充分和正确的使用媒体,获取信息,了解新事物,增加新知识,充实自己的信息储备,拓展自己的认识空间,开阔自己的视野,满足自身对外界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因此,受众离不开媒体。有学者说:“不利于广大受众的正常生活。网络媒体的一些不道德传播和未确认信息的传播等,严重干扰受众们的正常生活,严重的可能导致受众得上抑郁症自杀。”①

自媒体传播的一些不健康内容和不真实的信息会严重的干扰受众的正常生活。当人们需要信息或者接触到信息的时候,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挑选和寻找出自己需要的信息,更重要的是人们还要将这些信息去伪存真。广大受众通过不断的证实来获取可信度高的信息,这导致的后果就是,人们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有很多人因为这个繁杂的过程而产生焦躁、郁闷、不安等负面情绪。

进入自媒体时代后,虚假信息、有偿新闻、低俗信息等如雨后春笋,给广大受众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和消极作用。第一,媒体宣扬和传播的金钱观、利益观等直接影响着或者潜移默化地渗透进了青少年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使得青少年的价值观偏离。第二,现在大多数电视选秀节目渲染和推崇的价值观对人们有很大的影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和“知识改变命运”的传统价值观的地位受到挑战,社会学系风气不再浓厚。第三,因为自媒体时代的传播自由,媒体传播者认为中性化是一种另类的美,致使很多青少年为了追求时尚,逐渐造成青少年性别意识模糊,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未来生活。第四,在当前媒体道德缺失的情况下,自媒体的强大搜索能力侵犯了受众的隐私,甚至给很多人带去了灾难。

对媒体业的影响。媒体从业人员道德水平的低下使得不良信息和虚假新闻现象日益严重,久而久之,媒体传播者不顾道德规范的制约,长时间地报道不实消息和低俗新闻,会降低人们对媒体从业人员的信任,损害媒体从业人员的形象,进而引发信任危机。自媒体时代,大量虚假信息、垃圾信息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媒体行业的形象,使得昔日媒体业伟大、公正的形象大大折扣。相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广大受众离不开自媒体,但是同时对自媒体行业及其传播的信息持严重的质疑态度。

对国家的影响。一直以来,国家形象塑造、国家形象传播、国家形象提升都与媒体有着密切的联系,而新闻媒体对这方面的工作承担着最重要的使命。所以,即使是进入了自媒体时代,新闻媒体特别是中国的新闻媒体,仍然被认为对树立中国积极的国际形象责无旁贷。国家形象的传播依赖新闻媒体,当新闻媒体进行正面的、积极的报到时,这无疑会提升国家形象。但是,如果媒体传播者忽视政府官员贪赃枉法、社会道德普遍败坏等社会现象,高歌政府积极美好的形象,这不仅不会提升政府形象,反而会掩盖真实的、不良的社会风气,最终会影响国家形象,危害社会稳定。首先,当一些炒作、诽谤、欺诈和犯罪等新闻泛滥的时候,社会秩序和民众的思想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最严重的后果就是迷惑人心,危害社会稳定,引起社会动荡。其次,一些不法传播者无视法律和道德规范,宣扬和传播不健康的色情暴力信息、低俗信息和急功近利的思想,推崇拜金主义,发布有偿新闻,这些错误的引导使广大受众的社会价值观偏离,不利于社会和谐。

破解媒体道德危机的措施

第一,构建法律规范。媒体道德危机给社会和国家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相关监督和管理部门要制定相对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努力改善和治理媒体道德危机不良局面。首先,政府要加强同自媒体行业的合作,制定出更加规范合理的道德规范要求。随着科技的发展,自媒体用户的数量快速增加,因而在网络传播的过程中加强道德规范教育对于破解媒体道德危机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其次,政府要在全社会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提升受众和媒体的道德素养。最后,政府要与时俱进,未雨绸缪,紧跟自媒体的发展速度,找出并填补自媒体行业的空白地带。

自媒体是新生事物,因而和它有关的法律法规相对较少,所以政府在管理和监督自媒体的法律法规方面要多下功夫,减少甚至是避免管理和监督方面的空缺和漏洞。近期,我国广电局面对逐渐严重的媒体道德缺失现象,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想法、建议和治理措施,比如“建设工程”、“净化工程”、“防护工程”和“监察工程”等,使得我国的电视媒体面貌焕然一新。公安部门的“打黄扫非”活动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许多非法出版物和色情网站受到了法律的制裁甚至被查封了。但是,少数媒体尤其是规模小、级别低的媒体,漠视相关的法律法规,非法违规行为也时有发生。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强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的制定、宣传、执行和监督,从而使媒体道德危机得到更好规范和制约作用。

第二,媒体加强道德建设。治理媒体道德危机,完全依靠国家出台的具有强制性的法律法规是不够的,必须同时依靠媒体自身的力量。解决自媒体时代下媒体道德危机这种复杂的问题,提高媒体的职业道德和社会道德是不可忽视的。过度的使用法律法规来限制和管制自媒体,虽然会对媒体道德危机的治理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从长远来看,这将会降低或者削弱自媒体传播和共享信息的原本的价值和利用效率,也会限制信息传播的自由,所以法律法规作为一种治理手段只是一种必要的补充手段。因为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所以,媒体自律是解决媒体道德危机的根本所在。

媒体传播者要自觉接受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素养培育,在新闻实践中要克制、约束自己的行为,要恪守道德伦理的基本要求,要践行职业道德规范。同时,在这个信息可信度不断降低的时代,我们媒体传播者要提高自身到的素质,要学会甄别信息,不能轻易相信自己接触到的信息,对传播的信息要在证实的基础上去报道,敢于报道真实、客观的新闻。有位学者这样说:“新闻媒介要选择那些有教育意义的典型事例,用各种新闻作品和新闻手段,进行批评教育,实行道德舆论监督,促其改正错误,以维护人民利益和社会秩序,推动社会道德建设。”②除此之外,要建立新闻自律组织。“在西方,这类组织或称为新闻道德委员会,或称为新闻评议会,或称为荣誉法庭,或称为新闻记者协会等等,比如英国的新闻委员会和日本的新闻记者协会。我国也有新闻记者协会,但它的功能仅限于服务和公关,对其单位的行为几乎不具有约束力和权威性。”③所以,我们要加强新闻自律组织在治理媒体道德危机中的作用,充分利用所有资源来破解媒体道德危机的严峻现状。

第三,受众提高监督意识。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要“坚持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相配合”。所以,建立健全社会监督机制尤其是发动群众监督在治理媒体道德危机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广大受众既是自媒体传播的参与者,也是重要的监督者。但是,目前我国公民的监督意识十分淡薄,普遍认为媒体监督与己无关,故而都对媒体传播抱着一副无所谓的态度。所以,在媒体危机的治理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广大受众对媒体的监督作用,大力宣传公民与媒体的监督的关系,提高公民的监督意识。

(作者单位: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注释】

①王瑾昭,赵启亮,孙鹏飞:“浅谈网络媒体从业者职业道德建设”,《华章》,2012年第9期。

②周鸿书:《新闻伦理学论纲》,北京:新华出版社,1995年。

③程世寿,胡继明:《新闻社会学概论》,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年。

责编/丰家卫(实习)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蕾]
标签: 媒体   道德   危机   措施   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