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机制建构

—以90后大学生话语体系变化为背景

【摘要】随着信息化的发展,90后大学生的话语体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呈现出多样化、娱乐化、网络化和随意化的特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者必须正视这些变化,积极实现意识形态话语转换,通过创新高校意识形态话语内容和方式、构建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机制、拓宽高校意识形态话语传播平台,切实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导权。

【关键词】90后大学生 意识形态 话语建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对象已是绝大多数的90后大学生,他们已经成为大学校园的主色调,上升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群体。在全球化迅猛发展、互联网普及带来的多元文化影响下,90后大学生的思想、话语能力、价值取向也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尤其是他们的话语呈现出多样化、娱乐化、网络化及随意化等特性,并逐步形成了一套他们独具特色的话语表达体系,使得高校意识形态的传统话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这些新情况,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从话语内容、话语机制和话语传播平台等方面入手,重新建构高校意识形态的崭新话语,使90后大学生能够真正认同、接受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从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党能够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导权。

90后大学生话语体系表现特点

90后大学生,他们出生于中国经济腾飞的时代,成长于中国改革开放巨大经济成就的环境中,享受着前所未有的物质生活条件,手机、电脑成为他们生活必需品,通过手机、电脑网络互联带给他们海量信息,催生了他们思想的早熟,使他们对新鲜事物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看待问题观点深刻、逻辑严谨,并善于用自己的言语表达,使其话语方式呈现多样化、娱乐化、网络化及随意化的鲜明特征,必然给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第一,话语多样化明显。随着全球化的推进,网络的普及与信息化的飞速发展,极大地开阔了90后大学生的视野,一个全新的世界呈现在他们面前,他们在这个全新的世界里如鱼得水。在这个世界,有各种各样全新的交流方式,有享用不尽的各种资源平台,创设了与现实世界完全不同的思维模式,甚至还能在其中畅享自己的虚拟生活。在这个世界,多样化的话语可以使他们更好更快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增强他们表达的趣味性,激发他们的创新激情。这些客观环境上的变化表现在90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中,使其话语表达出现了诸如手机话语、网络话语、校园话语、宿舍话语、博客话语、火星文等多种形式。而多样化的话语必然为各种意识形态的冲突提供更为广阔的舞台,带来高校意识形态的多样化,出现各种意识形态纷繁复杂相互交锋、激烈冲突的局面,使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更加繁重和难以应对,极大削弱高校传统意识形态工作的实效性。

第二,话语娱乐色彩浓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时代语言也由严肃走向活泼,呈现出空前的宽容与多元,媒体语言、普通人的交流甚至社会心态变得越来越娱乐化,特别是随着网络的普及,人们上网交流的语言越来越新奇、有趣、幽默,并不断向社会文化领域全面蔓延。这些话语变化在90后大学生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他们对新鲜事物、新鲜话语特别敏感,并能迅速赋予它们全新的内涵,热衷于借用这些调侃、娱乐的话语表达自己的看法。当然,这些娱乐色彩浓郁的话语对于缓解90后大学生的学习、就业等各方面压力,带给他们交往的快乐起了积极作用。然而,这些不仅只是娱乐玩笑而且涵盖丰富心理学、行为学和社会学知识的话语,对他们意识形态形成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不可避免地会消减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引导作用,导致意识形态的淡化。

第三,话语网络化明显。成长于信息化、网络化背景下的90后大学生,其思想、行为、话语体系都呈现出明显的网络化特征,形成了他们独有的网络话语,成为他们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曾几何时,李培根校长的一番网络流行语的讲话,引来无数学子热烈追捧和转载,并且被他们亲切地称为“根叔”。以网络技术为支撑、以网络文化为内容、以网络社会意识为内涵的网络化话语,深得90后大学生的喜爱,勇于创新的他们也承担起了更新传统话语体系的重任,一些网络热词内涵不断翻新,在网络上、校园中广为流传,并深深渗入他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他们相互交流、发表见解的重要工具。这些网络化话语的出现和使用,为90后大学生的话语体系注入了新鲜成分,也给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蕾]
标签: 话语   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