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对“普世价值”的哲学理性思考(3)

核心提示: 人类普遍价值的确定绝不是一个神秘的“天启”或者神谕,绝不是某个宗教的神圣诫命或者箴言,也绝不是某个地方性文明的惯例、习俗风尚及其传播力图以偏概全的狂妄性,当然也绝不是世间某个权威大人物的语录和施训。可以说,它在我们这个现实时代的人们共同的价值追求之中,在我们人类不同文明体有心有意来共同寻求共识的路上。

人类寻求真实的普世价值之路

普遍价值在我们这个现实时代的人们共同的价值追求之中,在我们人类不同文明体有心有意来共同寻求共识的路上

那么,在当今多元文化价值观成为全球文化价值共识的时势下,我们到底应该如何理性地谈论和思考真正的普遍价值?

首先,在谈论多元文化价值的时候,无论是按照哲学逻辑和哲学辩证法的要求,还是按照人类全球交往的社会文化历史实践的要求,我们必然也必须思考和谈论普遍价值。这是因为,人类文明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人类在思想上不断突破价值特殊性的地域空间的狭隘眼界,寻求共识、推进文化共识不断升华并在活动实践上不断寻求更大规模的交往和更高级的组织合作的历史。因而,人类历史也就是不断追求、确认普遍价值、并不断设定普遍价值的更高级的可能性的文明演进史和价值创造的演进史。

其次,我们强调不要脱离哲学逻辑和哲学辩证法来孤立、绝对地谈论所谓普遍价值;我们不但要求每一个文明体内部的人们在自己文化圈的生活世界中,坚信和捍卫自己本文明体的文化价值的合法正当性,同时在全球诸文明体的文化交往中,要求人们必须尊重非本文明体的其他诸种文明体的文化价值的特殊性的合法性。但同时,我们也要求人们清醒地摒弃那种力图把自己文明体的地域性的特殊文化价值,冒称为全球普遍文化价值的那种“价值利己”、“价值排他”和“价值僭越”的自私和狭隘的心态。

全球化时代,人类对于“多元文化”理念的肯定和倡扬,实际上也就是摒弃了任何把某一个文明体的地方性的特殊文化价值僭称为全球普遍价值的陈旧理念。这样做并不能说明我们反对普遍价值,或者忽视普遍价值,或者漠视普遍价值,而实际上是为人类扫清了思想迷雾和历史实践中的障碍,提出了在新的全球化文明时代寻求和创造人类普遍价值的历史使命。

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人类共识和人类的普遍价值。但是人类普遍价值的确定,绝不是一个神秘的“天启”或者神谕,绝不是某个宗教的神圣诫命或者箴言,也绝不是某个地方性文明的惯例、习俗风尚及其传播力图以偏概全的狂妄性,当然也绝不是世间某个权威大人物的语录和施训。总之,它绝不是顺手可得的现成文本或者教科书原理。那么,它是什么?在哪里?

可以说,它在我们这个现实时代的人们共同的价值追求之中,在我们人类不同文明体有心有意来共同寻求共识的路上。这个“寻求”的劳作,简而言之,就是需要我们进行“文明对话”或曰“文化对话”。这种对话应该是对话双方或者多方都有足够的理性真诚和积极的交往意向。只有这样,对话才能寻求出不同文明和文化之间的共同点和可沟通的渠道。同时,才能够有智慧懂得“求同存异”。

这个劳作对于地球上任何文明体和任何文化来说,都是一个崭新的、分量相同的交往任务。即每个文明体在对话中的身份都是平等的,也应该是自由的。诸文明体之间的交往可能性的前提,是互相尊重和互相信任。

正因为对话是平等自由的,所以对话的话语资料可以是古今东西,可以是人类全部的各种知性知识、情感知识和审美知识;可以是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以及各门人类活动以及实践的知识资料。而这些文化价值资料作为对话所涉及的内容形态,都应该被看做并被确定为“全人类”所共有、共享。只有在这样广大丰富的精神思想文化形态中,寻求共识和人类普遍性才能成为有效的可能。

当然,这种形成人类共识和本时代普遍价值的对话,不可能一蹴而就,它必然是一个漫长的或者较为迅速的过程;是一个曲折的或者较为顺利的过程;是一个具有充分的社会各界的文化动员的、因而也是规模颇为宏大的社会运动过程,或者较为婉约的、如涓涓细流般的、少有社会呼应声息的学术研究过程。这些可能的过程性,都把过程的重要性预示给了我们。所以,无论怎样,文化价值普遍性并不如一些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但是,对文化普遍性的追求是人类的文化本性,因而也是一种文化宿命。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注释】

①欧洲的基督教文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就是极端化的一元排他模式。

②中国传统的儒道互补,和后来的儒道释三家共存,就是多极互恰的模式。

责编/刘瑞一 美编/于珊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夏梦]
标签: 理性   哲学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