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理论探索 > 正文

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2)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途中,有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就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这就决定了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继续朝着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努力,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创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要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开关和目的。“三个进一步解放”既是改革的目的,又是改革的条件。解放思想是总开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是解放思想的必然结果。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最根本最紧迫的任务,解放思想、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是为了更好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体现出来。

全面深化改革同以往的改革相比,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把制度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形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去,我们党也提出过改革目标,但大多是从具体领域提的。全面深化改革不是推进一个领域的改革,而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必然要有管总的目标。全会适时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科学回答了推进各领域改革最终是为了什么、要取得什么样的整体效果这个问题,体现了我们党对改革认识的深化和系统化。这个总目标是由两句话组成的一个整体,“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前一句,规定了根本方向,强调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强调全面深化改革不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好,而是要使它更好,形成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后一句,规定了所走路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两者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善于运用制度和法律治理国家,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

全面深化改革,不但在总目标上聚焦制度建设,而且在六大领域改革的路线图上也紧紧围绕制度建设。全面深化改革,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经过上述领域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要在全面小康社会建成之际,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卓怡]
标签: 小康社会   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深改   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