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理论探索 > 正文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新飞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从提出中国梦、“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等,新理念新方略接连提出,逐步形成了“四个全面”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布局。“四个全面”科学回答了新形势下如何发展、如何改革、如何治国、如何从严治党等根本性全局性方向性问题,开辟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新飞跃。

一、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又一次鲜活体现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它总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形成,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逐步提出和形成的。从十六大的“一个全面”到十八大的“两个全面”,再到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三个全面”,最后到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全面”,体现出我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自觉性和自信心。

2014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提出,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四个全面”并提,是深思熟虑、深谋远虑的结果,意味着一项重大战略构想的形成。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对中国战略布局的新谋划,是又一重大的理论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战略布局问题先后有过三次权威表述。

第一次是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

第二次是2012年11月,习近平同志就任党的总书记不久,就在党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提出:要“深刻领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党的十八大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他指出:“强调总布局,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我们要牢牢抓好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协调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他还说:“我们要按照这个总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第三次是2015年2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式的讲话中,首次把这“四个全面”定位于党中央的战略布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他还强调:“要把全面依法治国放在‘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来把握,深刻认识全面依法治国同其他3个‘全面’的关系,努力做到‘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科学谋划中国战略布局的过程,体现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断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的使命担当和自觉意识。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焦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