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独家连线 > 正文

中央党校教授:有人散布不同论调 自认比中央高明(3)

主持人:谢教授,您怎么看广大的网友对党的纪律建设这种高期待,怎么看刚才说的“把纪律和规矩挺在法律前面”这句话? 

谢春涛:你刚才提到的系列文章,我认真看了几遍,我觉得写得很好,把道理说透了。纪律为什么重要,连网友都看明白了。因为有些人之所以走到违法这个地步,首先是违背了党的纪律,首先他是漠视党的纪律,他把纪律看得很轻,看得好像不那么重要,看得好像仅仅是说给人看,说给人听的。他违反了如果没受到惩处,没付出代价,他可能会继续往下滑,继续往下走,就越过了另一条底线,那就是法律的底线。我看很多人走的就是这条路。有些人自己忏悔的时候,往往也反思了这一点。我们既然看清楚了,我们就应该严守纪律这条底线,经常对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进行党的纪律教育,让他们知道入了这个党就要遵守什么纪律,遵守什么规矩。如果你违反了,你就要付出什么代价,而且不是说说而已,一定要兑现。

就像十八大以来我们执行“八项规定”,包括其他相关规定一样,可能有的人一开始不当回事,认为“八项规定”类似这样的话过去不也讲过吗。所以有人可能觉得是一阵风,有人甚至连一阵风他都不在乎,该吃的吃,该喝的喝。但是我们看,很快很多人意识到中央动真格的了。有的人不就是因为吃了一顿饭,或者发了一盒月饼,或者出差的时候到风景旅游区兜了一圈,就受到了处分,甚至丢了乌纱帽。通过这样的举动,就让他们意识到纪律是重要的,纪律是必须遵守的,遵守纪律对你有好处,对党、对人民都有好处。如果违背了纪律,那个人一定要付出代价,党绝对不能容忍。我想这样做,人民欢迎,人民高兴,对党和国家的事业有利,对领导干部个人也是好事。至少你不至于再往下走,再往下滑了,至少不会出更严重的问题了。

主持人:我们再来看一位网友的回复,是河南郑州的网友,他说的很好,他说:贤者畏惧,然无忧虞。唯有敬畏,才能守住内心的良知。当前确实还有一些领导干部,不把违规违纪当回事,你说你的,我做我的,这就是缺少敬畏,不懂有权不可任性的道理。这个网友说的非常的精炼。我不知道姜主任对这个话题怎么看? 

姜文鹏:心中没有敬畏,行为就会缺少约束,就会为所欲为。我们这些年查办的腐败案件都说明,腐败问题往往是从纪律的突破开始。一些官员出问题以后,在忏悔录中也写到,如果在刚刚犯错的时候,有人提醒一下,也不至于走到违法犯罪的地步。哪怕当时给纪律处分也会充满感激,这都说明“他律”和“自律”两者要结合起来。党的纪律是“他律”,但是我们要把党的纪律变成内心的约束,变成外在的遵循。我们真正做到内心有敬畏,言行有底线。那么我们也不会出问题,所以内心的敬畏、内心的约束这是最根本的。

 主持人:其实就像网友说到的,唯有敬畏才能守住内心的良知。我们当然希望我们的广大党员干部能够自觉自律的去严格要求自己,但是自律要从敬畏开始,有一颗敬畏之心从此开始。其实刚才谢教授已经提到了类似的观点,结合我们网友的留言,您有什么看法? 

谢春涛:我觉得这位网友说的非常好。一个人怎么想,他就会怎么做,因为人的一切行动都是在自己的思想观念支配之下发生的。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思想建党是我们的优良传统,我们要用先进的思想来教育我们的党员,教育我们的领导干部;另一方面,制度治党更重要,除了思想观念这种软的约束之外,我们还得有硬的约束,还得有外在的规定。那么制度不就是我们的纪律,我们的规矩吗?有些人为什么会出问题,自己都讲到了,一开始漠视纪律,觉得没什么了不起的,吃顿饭,吃吃喝喝,这算什么呀。所以我想一旦纪律守不住,纪律出了问题,一定会接着往下走,一定会越走越远,最终那都没法自保了。我注意到有的贪官忏悔的时候就讲到“温水煮青蛙”,一开始毫无察觉,慢慢地走远了、回不来了。所以像这个网友讲的非常有道理,一定得让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对纪律、对党的规矩有敬畏感,一定让他知道这个红线是不能越的,越了之后一定让他付出代价。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
标签: 中央党校   姜文鹏   谢春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