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式完善法治体系和廉政制度
几乎每一桩贪腐案件都经历了时间的积淀,都是钻制度空子的结果。像某些高官直接参与了高层决策,如果说他们不懂制度,那是完全说不过去的。正是因为他们太了解制度了,所以才知道怎么去钻制度的空子。
当前政治生态受到一定程度破坏,法治建设和廉政建设缺乏协同性、可预见性、系统性,并滞后于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因此这两个板块的建设和发展应该采取跨越赶超的方式,迅速融入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各项措施中,实施行业性渗透,并驾齐驱地保护改革发展成果。要建立包括权力机关监督、党内监督、行政监督、检察监督和人民监督在内的一整套完备的监督体系,从党员干部管理到国家资源管理,甚至民风民俗的培养,都要确立一套系统的顶层设计方案。
制度建设须有的放矢而不仅亡羊补牢
国家层面、地方层面的制度已经不少了,为什么还是堵不住漏洞?因为我们过去在制定制度措施的时候,缺乏系统设计。正如羊圈里的羊丢了,我们得弄清楚是被狼还是被别的动物吃了,是被外人所偷还是监守自盗。俗语说,“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但是丢羊可能并不只是狼所为,因此只堵住漏洞这一条措施是不够的。必须针对不同的原因,制定不同的措施。很多制度为什么不能阻止“羊”继续丢失,就是因为只考虑了一个面上的堵漏,而没有深挖根源,区别对待。
整体提升全民的反腐素养
人性是自利的,只要存在自利性,腐败就不可能完全杜绝。家庭必须成为廉政培养的第一基地,学校必须经常宣传廉政事迹。政府要建立家庭廉政教育基金,对那些培育好儿女、为社会作贡献、不贪不腐的家庭给予奖励。单位对廉政制度执行得好的干部也要予以奖励,让其感觉到自身的清廉与社会清廉息息相关,要让廉洁者生活得更好。
总之,破坏政治生态的因素很多,主因还是法治和监督体系滞后。要解决源头污染问题或控制继续污染,必须以“套餐式”设计推进各项改革工作。顶层设计的套餐必须以国家、省、市、县“四位一体”打包捆绑执行。法治体系和监督体系要加速赶超经济改革步伐。
具体做法是把所有破坏政治生态的因素集结起来,认真分析,对比问题,该革除的革除。切忌分部门实施,而应同时部署,至少在省级层面要建立联席机构的常设机构,专门负责清理和研究这些问题。
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协调推进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土地改革、分配方式、廉政建设、人事制度等系列改革。只有这些体系之间互相不矛盾、不交叉,才会最大限度压缩权力寻租空间,从根本上修复政治生态环境,培育起“植被”,恢复“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以本来面目。
(作者分别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廉政研究所特聘教授、副所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