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社会洞察 > 正文

国企青年:稳定是红利 发展费思量

   

在北京市自来水集团第九水厂工作的佟洁,是个1986年出生的北京大男孩,出生在西城,目前住在东城亲戚的房子里。那是个10平方米的平房,住在那里是因为班车能路过。他报名参加了自住房摇号,但不知道“摇号能否摇到自己头上,最大的压力就是在房子上”。

根据团北京市委日前开展的北京青年1%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市属国企青年平均月收入为4261元,支出中吃穿住行和家庭所需生存型支出占比接近80%。

   收入行业差异大,住房压力大

团北京市委根据第三次经济普查等数据测算,北京市从业青年为671.8万人,其中国有企业从业青年为188.29万人,占从业青年总数的28%。按照中央和地方归属划分,中央所属企业从业青年为68.19万人,地方所属企业从业青年约为120万人。

团北京市委选调75名企业团干部和10名专家团队组成调研组,从北京市人保局社保中心提供的养老保险缴费人员数据库中进行抽样,完成了此次调研。

根据调研报告,北京市属国企青年平均收入为4261元/月,略低于非公企业从业青年的平均收入4413元/月,且行业收入差异较大,收入最高的前三个行业是金融业(6223元)、房地产业(6153元)、建筑业(5409元),收入最低的三个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2622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3510元)、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3551元),最高的金融业青年平均收入是最低的批发零售业青年的2.4倍。

刘水是青岛姑娘,1989年出生,2007年考入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毕业,进入北京市自来水集团第九水厂工作,解决了北京户口。她现在每个月收入是2000多元,住在单身员工宿舍,“3人间,不收费”,这样的好处是“吃住在水厂,如果不花钱,基本上都能攒下来”。

但是,刘水目前最大的苦恼是缺乏私人空间,“毕业3年了还住在单身宿舍,感觉不太好,毕竟不同于学生时代”。她觉得自己应该有更多的个人空间,但收入还不足以支持她去租更大的房子或者买房,现在的年龄不到30岁,又不够资格申请公租房。

团北京市委的调研报告显示,当前,住房是从业青年最主要的需求之一,也是最大的压力之一。在有住房支出的市属国企青年中,每月用在住房上的费用(房租房贷)平均为1940元。在当前最主要的困难中,住房困难以22%的比例排名第二。租房成为住房最主要的住房形态,住在单位宿舍中的青年比例不高。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
标签: 国企青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