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政府网络治理应对能力
网络治理需要政府坚持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大依法管理网络力度,从而避免现行管理体制中存在的多头管理、权责不明、效率不高等问题,提升政府的应对能力。
把握好政府网络治理边界。习近平同志指出:“要抓紧制定立法规划,完善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等法律法规,依法治理网络空间,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政府实施网络治理要加快信息网络传播法、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制定,做到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实践治理。同时,在尊重网络自由的前提下,对于网络上的舆论斗争、攻击渗透、错误思想观点等要毫不犹豫地予以批驳、制止、清理,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整合政府网络管理相关机构职能。目前,中央已成立了以习近平同志为组长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解决了互联网管理的顶层设计问题。在此基础上,各级政府应根据领导小组的战略部署,加快推进宣传、政法、公安、教育、科技、财政、工信、文化、新闻出版广电等部门相关职能的整合推进,确保网络运作协调高效。
提升政府领导干部网络治理能力。各级政府应注重提升领导干部网络治理重要性的敏感度,能敏锐地认识、分析、研判、应对相关工作;应注重提升领导干部网络治理理论问题的认知度,提高其网络治理的理论储备;努力提升领导干部网络治理执行力,科学遵循程序、运用方法、准确应对,确保互联网可管可控。
提升政府网络治理技术专业性
网络治理基于网络技术平台基础,必须不断地调整适应网络发展需要,政府迫切需要网络治理的关键技术支撑。
加强政府内生网络技术力量支撑。建立政府网络治理监测信息系统,包括网络信息分析引擎系统、信息采集系统、信息分析系统、数据管理系统等,对经济社会核心热点、政府高度关注的网络信息进行精准监控,并保障系统的良性运转。培育网络技术专业人员队伍,包括专业网络舆情分析人员,能提供专业网络舆情分析、预测舆情走势、提供网络舆情处理意见,从专业的视角为网络舆情的应急处理、跟踪化解提供支持;专业网络技术支撑人员,为政府网络提供平台建设、日常维护、技术应急保障等工作,建成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精干队伍。
发挥政府外部社会网络技术力量支撑。充分发挥网络信息监测社会组织的功能,弥补政府由于监测人力不足、覆盖范围有限、技术专业不够造成的能力限制,例如我国已出现了很多舆情监测社会组织,对政务舆情研究的成果大量涌现。充分发挥社会上网络技术人才和团队的力量,包括在网络信息和安全技术方面高水平的科学家、网络科技领军人才、高水平创新团队、网络舆情分析专家等,共同构筑一道强有力的网络安全与发展之墙。(杨畅 作者单位: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