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中国声音 > 名家观点 > 正文

汪同三:如何看新常态下的增速之变(2)

引领新常态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较之原来注重增长速度的经济发展模式,新常态要求经济社会多目标协调平衡发展,更加注重通过结构调整和创新驱动实现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更加注重扩大就业、社会和谐和改善人民生活,更加注重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勇于担当、攻坚克难,敢于直面前进中的困难和挑战。

坚持发展,主动作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必须看到,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目前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需要化解前进中的各种矛盾和风险。没有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一切都是空谈。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是不要经济增长速度,而是要能够实现比较充分就业的增长速度,要以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投资回报率、资源配置效率为支撑的增长速度,要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在经济下行压力大的形势下,应保持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特别是注意控制投资增速过度下滑。从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来看,经济结构的增量调整要靠投资实现,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最终也要体现在形成投资上。当前,在继续发挥消费推动经济发展基础作用的同时,应注意发挥合理和有效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关键作用,解决好调优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的问题。

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和激发经济社会活力,是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之所以能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生产力得到巨大解放,靠的就是改革。面对前进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各项既定目标。当前,在着力推进财税金融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价格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同时,特别应着力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因为国企国资改革不仅关乎国有企业和国有经济,而且关乎整个实体经济的活力、效率和前景。

稳定和完善宏观调控。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主动性、稳定性和连续性尤为重要。经济波动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现象,只要波动在合理可控范围内,就要保持平常心。应认真分析和正确对待经济运行中的长期趋势因素和短期波动因素,既尊重和引导长期趋势,也善于利用有利的短期因素、克服不利的短期因素。应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要加力增效,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加强预调微调,加强定向调控,通过激发微观活力和提高创新驱动发展水平促进宏观经济稳定。

提高政府工作水平。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既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从政府工作来讲,一方面应倡俭治奢、强化服务、依法行政,创造性地履行职责;另一方面应坚决反对和治理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的为官不为、懒政怠政现象。公开曝光和严肃处理那些在其位不谋其政、该办的事不办、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人。实现经济中高速增长,需要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在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珊]
标签: 新常态   经济增速   GDP   汪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