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一带一路”对全球经济治理的价值与贡献

核心提示: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积极参与21世纪全球治理和区域治理的顶层设计,对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有着重要意义。在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经济治理变革态势日渐凸显的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标志着中国逐步迈入了主动引领全球经济合作和推动全球经济治理变革的新时期,“一带一路”相关议程着眼于为全球经济治理输出公共产品,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作用与地位,“一带一路”倡议是对全球经济治理理论的重大贡献。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积极参与21世纪全球治理和区域治理的顶层设计,对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有着重要意义。在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经济治理变革态势日渐凸显的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标志着中国逐步迈入了主动引领全球经济合作和推动全球经济治理变革的新时期,“一带一路”相关议程着眼于为全球经济治理输出公共产品,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作用与地位,“一带一路”倡议是对全球经济治理理论的重大贡献。

【关键词】“一带一路”  全球经济治理  公共产品  国际经济合作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2014年11月4日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时,阐述了“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意义及其与我国全面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提升全球经济治理能力的关系。他指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顺应了时代要求和各国加快发展的愿望,提供了一个包容性巨大的发展平台,具有深厚历史渊源和人文基础,能够把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同沿线国家的利益结合起来。要集中力量办好这件大事,秉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近睦远交,使沿线国家对我们更认同、更亲近、更支持。”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讲话,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价值和指导意义,有助于我们认真思考和廓清十八大以来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下“一带一路”倡议与全球经济治理新构想之间的关系。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主动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重大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01年加入WTO以来,在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中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从外部环境来看,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经济正处于复苏与调整之中,市场需求疲弱,保护主义上升,既无法继续大规模进口来自新兴国家的商品,也不愿再继续承受来自新兴国家的大规模贸易赤字。同时发达国家开始塑造排他性的、更高标准的全球贸易与投资新规则,自由开放的全球多边贸易体系正面临被解体的困境,新兴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将因此受到极大削弱,其全球市场与投资来源也都会被大幅压缩。

从国内环境来看,中国需要一种新的战略来推动新一轮的经济发展。一方面,过去三十余年,中国的开放战略主要集中在“引进来”,但现在中国的劳动力工资随经济的发展不断上涨,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向周边低成本国家转移,传统的开放战略受到巨大挑战。另一方面,中国的对外投资增长迅速,近十年来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年均增速达到41.6%,占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比重迅速上升。例如,201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达到772亿美元,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的全球第三大对外直接投资国,对外投资存量已达5319亿美元,从2013年开始,中国已经成为对外投资的净投资国。①正如十八大报告所指,要加快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主动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重大战略构想,标志着中国逐步迈入了主动引领全球经济合作和推动全球经济治理变革的新时期。进入21世纪,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经济大国、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及第一出口大国、第三投资大国、最大外汇储备拥有国等。中国的经济实力与影响力显著,国内市场容量巨大,资金实力雄厚,在新一轮对外开放过程中,既可以凭借广阔的国内市场吸收新兴国家的商品,也可以为新兴国家提供重要资金来源,逐步有能力满足其外部市场与资金需求。中国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引擎之一,为世界经济复苏作出了重要贡献。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2014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7.8%,是该年度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国家。因此,中国在主动参与全球经济事务的过程中,可以更加主动地提出“中国建议”、“中国方案”,使之成为“世界方案”的一部分。

“一带一路”相关议程着眼于为全球经济治理输出公共产品

在全球化进程中,主动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包括平台角色、治理议题设置和公共品提供能力。其中,公共品提供能力建设是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核心内容。首先,从理论上讲,公共品提供存在“搭便车”的现象,每个国家都试图搭别国的“便车”,而不希望其他国家搭自己的便车,这便构成了全球治理中公共产品提供的不足问题。②其次,从现有的全球或区域治理平台运行来看,大多数开发性金融机构对发展中国家的议程关注明显不足,并严重制约了发展中国家的整体崛起及其对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巨大需求。2013年4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上发表主旨演讲,首次提出:“中国将加快同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建设,积极探讨搭建地区性融资平台,促进区域内经济融合,提高地区竞争力。”同年10月习近平主席出席APEC第21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雅加达同印度尼西亚总统苏西洛举行会谈表示,为促进本地区互联互通建设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方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愿向包括东盟国家在内的本地区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2014年11月8日在北京举行的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议上,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题为《联通引领发展 伙伴聚焦合作》的重要讲话,同时宣布中国将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

“一带一路”倡议把“互联互通”和融资平台的搭建作为重要议程,发起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设立丝路基金,顺应了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潮流,通过为全球治理输出公共产品也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作用与地位。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设立丝路基金主要有四点意义:一是有利于促进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二是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资金支持;三是有利于拉动中国经济增长;四是有利于加快中国资本账户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对“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进行大量投资,不仅能够消除增长瓶颈,促进所在国的经济增长,还会拉动其他国家包括发达国家的出口,给发达国家创造结构改革的空间,是一个双赢的战略。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郑清源]
标签: 贡献   价值   全球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