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学术人生 > 正文

“中南海讲师们”的授课故事(4)

【讲师档案】

讲师姓名:徐勇

讲师特点:研究“三农”的讲师

讲师身份: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院长

讲课时间:2006年11月30日

讲课内容:我国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研究

政治局集体学习主题的确定主要有两个途径:一类是高层领导根据自己的关注亲自点题,另一类是由中共中央办公厅等相关课题组人员根据当前热点问题进行筛选并报批。

到中南海讲课的老师半数以上都拥有海外留学或担任海外访问学者的背景。从每堂课的讲师配置来看,常常是由两名老师同时授课,年龄结构上“老、中、青”兼备,主要集中在45至55岁之间。

我做的是系统地对某一问题进行介绍,将来龙去脉以及发展趋势阐述得清楚全面,而不是宣扬自己的观点,可以说是重在讲解而不是讲课。

在几轮试讲中,至少有十几位部级领导和专家来听。中央办公厅、中央政研室、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务院法制办等单位领导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后来,我对讲稿进行了反复修改,可以说这个课题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课题组成员、相关部委领导和中办、中研室负责领导都会参加试讲,起码是两轮。对于试讲者的音高、语调、语气、语速等诸多演讲要素都会提出指导性建议,直到大家基本满意为止。

在这次经历中,最让我感动的是领导的人情味儿。老师们的紧张在所难免,在上课之前,领导们会过来跟大伙聊天,说说轻松的话题,大家也就放松下来了。

这种集中的学习方式制度化地延续下来,是中央领导做的一个很好的表率,可以给地方学习借鉴。建设学习型政党,中央领导带了一个好头。(记者 王一)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
标签: 中南海   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