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中国声音 > 名家观点 > 正文

韩庆祥:关于“四个全面”思想内涵的哲学思考(2)

■运用战略思维和辩证思维来分析理解“四个全面”

如何理解“四个全面”的性质、定位和内涵?对此,目前的观点比较多。我认为,还是要回到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四个全面”时所讲到的战略思维和辩证思维这一哲学基础上来,即要运用战略思维和辩证思维来分析。

第一,运用战略思维来分析。具体地说,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认识:从历史来看,“四个全面”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事关中国的长远发展。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性抉择,决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要具有长远的“战略设计”;“全面依法治国”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与“全面深化改革”是“姊妹篇”,任重而道远,要有长远的战略追求;“全面从严治党”是我们做好一切事情的根本政治保证,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对全面从严治党要有战略定力。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逻辑来看,“四个全面”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方略,事关中国的全局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强大动力;“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法治保障;从严治党是实现前面“三个全面”的“政治保证”。“战略目标——强大动力——法治保障——政治保证”构成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完整的逻辑结构和系统。从现实地位和作用来看,“四个全面”是“民族复兴的行动纲领”,事关中国的根本发展。它从根本上决定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总之,从性质定位来看,“四个全面”是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战略);是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方略(方略);是民族复兴的行动纲领(实践);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集中体现(理论创新)。

第二,运用辩证思维来分析。这里需要把握几对关系:一是“四个全面”与“治国理政”的关系:二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治国理政是整体,“四个全面”是治国理政整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关系:“四个全面”与“五位一体”直接相关,但又不能取代“五位一体”,它是贯穿于“五位一体”中的根本、核心和精髓,是实现“五位一体”的战略部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五位一体”的实现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五位一体”的强大动力;“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五位一体”的基本方略;“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五位一体”的政治保证。三是“四个全面”与当前我国改革发展的关系:“四个全面”是当前我国改革发展进程中面临的根本问题、主要矛盾和工作重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意在把人们的无谓之争引导到集中解决“四个全面”中的主要矛盾和根本问题上来,把一些人的短视、碎片化、满足于枝节的倾向引导到关注我国长远发展、全局发展、根本发展问题上来,把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思路引导到破解难题(全面深化改革)、建构秩序(全面依法治国)、唱响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上来。四是“四个全面”之间的关系:是全面与重点的关系。不仅每一个“全面”讲的是全面,而且“四个全面”是一个有机整体;“四个全面”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点。

(作者为中央党校副教育长兼哲学部主任、教授)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焦杨]
标签: 哲学思考   四个全面   韩庆祥   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