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理论探索 > 正文

法治政府与服务型政府关系辨析

【摘要】哲学视域下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二者密不可分。一方面,服务型政府首先必须是法治政府,它必须依法产生、受法律约束、依法律办事、对法律负责。另一方面,法治政府建设是前提和手段,为服务型政府建设提供保障;服务型政府建设是目标,有利于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全面实施。

【关键词】法治政府 服务型政府 辩证关系

【中图分类号】D621.5 【文献标识码】A

科学的宏观调控和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为此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哲学视域下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服务型政府首先必须是法治政府,它必须依法产生、受法律约束、依法律办事、对法律负责。服务型政府的执政之要在于“为民”,行政之要在于“依法”,坚持依法行政,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由之路;另一方面,在服务型政府理念下,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必然在政府与公民的关系定位、行政组织、行政行为、行政监督、行政责任等方面呈现出新的特征和时代要求,建设服务型政府和建设法治政府,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在目标层面上的辩证统一

从根本上说,党的宗旨和人民政府的性质决定了我国政府的性质,也决定了我国政府的建设目标—服务型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其根本着眼点和目的就在于解决民生问题,“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①,“我们革命的目标,就是要使人民得到幸福。”②即通过发展经济和社会公共事业和公共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特别是通过发展社会公共事业和提供公共服务,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公共产品和更高质量的公共服务。我国政府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府,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能否正真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③

党的宗旨和政府的性质决定了政府的行为目标,即全心全意地为人民谋利益。分析“法治政府”基本要素和依法行政的原则,可以看出其实质体现了党的宗旨和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性质。法治政府有三个基本要素:行政主体必须依法设立;行政权的行使必须符合法律规定;行政权的行使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依法行政有六项原则: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一致。无论是法治政府的基本要素,还是依法行政的六项原则,既体现党和政府的公民权利、为民服务和解决民生的本体理念,又包含着对理念实施的法治保障。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蕾]
标签: 政府   服务型   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