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新语新论 > 正文

《咬文嚼字》主编:华语圈的“语言癌”(2)

从心理角度看,导致“语言癌”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一是想表现出自己的“不同”,以期引起别人的注意。在语言表达上求“新”求“奇”,说出与众不同的话,显然能取得这个效果。有些学者在文章中运用“陌生化”的表述,也是出于同样的目的。

二是想表现出自己的“专业”,以期取得别人的信赖。言语表达,是社会生活的镜子,能折射出社会生活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能从服务员的用语推断服务的质量,能从产品介绍中遣词造句的方式推断产品的品质。他们是想通过貌似严密的言语表达,给顾客传递一个信息:咱们店里操作规范、专业,提供的产品、服务是优质的。

三是想表现出自己的“高深”,以期达到糊弄别人的目的。有些学者在论文中装腔作势,选用或自创晦涩、难懂的表述,就是要让人看不懂,想以此来掩盖自己“虚弱”的本质,实现糊弄读者、获取读者“非法认同”的目的。

“语言癌”的破坏性,绝对不可低估。

一方面是对语言“肌体”的破坏。汉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汉语之美,除了因四声而形成的“音乐美”之外,还在于它表情达意上的简练、顺畅。况且,还有许多“自以为是”的表述,根本就是一种错误表达,完全不符合汉语的运用规范。如果任“语言癌”肆意蔓延、扩散,美丽的汉语会遭到何种程度的破坏,是无法想象的。

另一方面是对社会“肌体”的破坏。语言不仅反映社会生活,还会影响社会生活。纯朴的言语,有利于形成纯朴实干的社会风尚;浮夸的言语,会让社会刮起浮夸虚假的歪风。不说“洗头”,而说“在理发的程序里,先为您做一个洗头的部分”,说到底是在用“表面形式”掩饰“实质内容”。故作高深,用拗口、别扭、让人似懂非懂的言语说话、写文章,说到底是一种投机取巧的“蒙骗”行为,很难想象他会下苦功夫踏踏实实地做事情。如果任“语言癌”肆意蔓延、扩散,会给社会造成怎样的影响,也是难以想象的。

“语言癌”正在侵入整个华语圈,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笔者希望每个说汉语的人,养成朴实的话风、文风、学风,正确、规范、优雅地使用汉语,自觉抵制“语言癌”的侵入。同时笔者也希望有关方面,集中力量,调动力量,有效阻止“语言癌”的扩散,并加强研究,找到彻底医治“语言癌”的良方。

(作者为《咬文嚼字》主编)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焦杨]
标签: “语言癌”   华语   文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