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论毛泽东用人之道(2)

贯彻立党为公,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思想

立党为公,不拘一格选人才,是毛泽东重要的用人方法。他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为了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胜利,各个时期毛泽东都有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做法。毛泽东崇尚真才实学,不计较门第出身和门户。他说过“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并用这样的道理教育组织人事部门千万不要埋没出身下层社会里的奇异人才。他对自学成才的人十分赞赏,延安时期,毛泽东看到田家英的一篇文章后,就挑选没有读过中学和大学的田任自己的秘书。战争年代,许多出身低微的奴隶娃子、放牛郎、小和尚、小木匠、小瓦匠、小长工由于作战勇敢,革命坚定,在党的教育培养下都成了共和国的赫赫英雄和元勋。如粟裕、黄克诚、罗炳辉、徐海东、许世友等领导人的成长过程,就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曾几次选拔各条战线的杰出人物大量进入重要领导岗位,而这些人都出身卑微。毛泽东通过这种方法推动各个方面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

他反对把党的组织性纪律性绝对化,反对个人消极服从分配的做法,非常赞赏“毛遂自荐”。1945年6月,朱瑞找到毛泽东,表示自己曾在苏联炮兵学校学习过,有炮兵方面的知识,愿意为人民解放军的炮兵建设贡献力量。毛泽东赞尝朱瑞不在军队指挥机关当领导,而从自身实际出发,发挥更大作用的想法,于是任命朱瑞为延安炮兵学校代理校长职务。1946年10月,朱瑞担任了东北军区炮兵司令员。在他领导下,东北炮兵到1948年8月已发展到十六个团,拥有4700余门各种火炮的炮兵部队,从装备上压倒了东北的国民党军队,为辽沈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他领导的炮校也为各兄弟军区输送了大批干部,为全军的炮兵建设培养了大批骨干人才。1950年初,中央军委准备创办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刘伯承毛遂自荐担负创办军事学院的工作。毛泽东就立即答复刘的请缨,同意刘伯承一门心思创办军事学院。刘伯承主持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工作长达7年之久,他大力推进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事业,为培养大批高中级军事干部做出了重大贡献。

重视培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干部队伍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又是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实践者。他追求党的事业与人民的事业相结合无间隙的高度一致性的理想要求,决定了他重视教育培养干部,要建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干部队伍。这一思想体现在他的建军原则、建党理论、治国理政的各个方面。他说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⑤大革命时期,他创建农民运动讲习所,着力用革命理论引导革命青年。井冈山时期,他把党支部建在连上,不断用革命理想信念、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用党的宗旨教育培养革命战士,同时创办红军大学,使广大红军成为有坚定理想信念的钢铁革命战士。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创建了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工学院、鲁迅文化艺术学校等。他亲自到这些学校去讲课、开座谈会,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和用最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理论,教育培养全党全军各级各类人才。除此之外,他更重视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用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培养教育干部,使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熔化在干部成长的血液中。1942年全党开展了延安整风运动,建国后又多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三反五反”运动、社会主义改造运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教育运动等等。通过这些运动,他努力在全国建立起一代崭新的、先进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在这种文化教育熏陶中,让广大党员干部成为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战士。像焦裕禄、王进喜、吴金印等都是党员干部英雄群体中的突出代表。

毛泽东的用人之道是多方面的,上文所述是其领导过程中的几个主要方面。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中,正因为他高超的领导艺术和用人之道,才形成了以他为核心的党的坚强领导集体。我们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干部德才标准,坚持立党为公、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切实搞好党的干部队伍建设,从而保证党和国家的领导权永远掌握在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手中,保证我们国家社会主义事业沿着正确的道路向前发展,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文学院)

【注释】

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77页。

②《诸葛亮文集译注》,罗志霖注,成都:四川出版集团,2011年,第81页,第262页。

③司马光:《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9年,第4页。

④《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27页。

⑤《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1003页。

责编 / 丰家卫(实习)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蕾]
标签: 毛泽东   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