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的自我调整与社会主义运动的长期性
从本质上来说,社会主义运动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而引起的社会变革运动。资本主义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影响着西方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决定其高潮与低潮,胜利与挫折。
在发达的资本主义世界,一直没有发生社会革命,其中的首要原因,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普遍富裕。在社会动乱中,损失最大的是普通公众,社会革命的代价过高,人心思稳是大势所趋,这是经济增长和财富积累的必然结果。解决了生存问题的大多数人一般是没有革命意愿的,而绝对贫困的人只是西方社会中的少数,他们所代表的不是先进生产力,即使有革命的意愿,也没有发动革命的能力。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建立在生产力的巨大进步基础上的。虽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富裕”,但是离马克思、恩格斯所描述的“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理想状态还很遥远。要达到或接近这个理想状态,即物质财富的巨大增长、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包括资本主义在内的人类社会还要奋斗相当长的一段时期。
资本主义在其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出现了多次大转变,每次转变使生产关系发生大调整,使生产力出现飞跃发展。在资本主义以往的调整中,“福利国家”显然是成功的。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甚至实现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面保障,这是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是值得肯定的。当然,“福利国家”之类的自我调节只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允许的范围内所做的局部改良,没有也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但是“福利国家”对社会主义运动的长期抑制作用是客观存在的。
从历史经验来看,资本主义的自我调整将是一个持久的过程,与之相伴随的替代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运动也是一个大跨度的历史时代。资本主义从诞生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作为一种社会形态,与中国封建社会长达2000多年的历史相比,它还是一个少年。通过自我调整,资本主义还有继续创造更高生产力的潜力,还是能够应对这次经济危机的,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进行调整和恢复活力的时间长短。面对这次经济危机,美国总统奥巴马形象地描述为资本主义患了心脏病,虽然病人活过来了,正在渐渐康复,但是康复的速度非常缓慢。
人类社会的进步是极其缓慢的,翻天覆地的社会变革是相对的、暂时的。一次危机、一次动荡,不可能撼动资本主义制度。由债务危机引致的社会冲突和社会动荡,会慢慢唤醒劳动大众的阶级意识和革命意愿。在此背景下,工人阶级统一认识,实现劳动大众的广泛联合,共同反抗压迫和剥削。从这层意义上来说,金融危机或许成为西方社会主义运动复兴的一个契机。
(作者单位: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共运部当代资本主义研究室)
【注释】
①[德]英格·索尔提:“全球资本主义第四次机体危机背景下左翼和世界社会主义的未来”,《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4年第3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第488页。
③汪行福:“当代资本主义批判—国外马克思主义的新思考”,《国外理论动态》,2014年第1期。
④刘淑春,吕薇洲主编:《国际共运研究专辑》(第2辑),北京:研究出版社,2013年,第036~037页。
责编 / 王坤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