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的完善举措
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内生性增长能力。美日以及欧盟的货币能够成为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流通兑换的货币,这与其强大的经济实力是有密切联系的。愈是经济发达的国家,其货币被他国接受的可能性愈大。我国自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总量上更是多年稳居世界第二,但人均国民产值与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却有着较大差距,因此要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还是需要继续发展国内经济。②目前我国社会发展进入转型期,经济发展虽然追求速度,但更加注重质量,这样才能持续健康增长,最终才能成长为真正的经济大国。为此,我国应该改变现有的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经济发展。此外,我国还要改变以往经济发展过于依赖外资和出口的状况,制定能够吸引民间资金的政策,扩大国内需求,提高经济的内生性能力,这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稳定性发展。
保持人民币币值对内对外的稳定。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条件便是对外价值的稳定,这样才能够使得国外的人民币持有者对人民币保持信心,投资者能够认可人民币的安全性和保值增值性,这样人民币才有了国际化的基础。为此,我国应该深入进行人民币的汇率机制改革,保障其资产价值的稳定。但我们应该意识到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并不是人民币汇率保持不变,而是通过建立一个双向浮动的汇率机制来保证人民币汇率避免出现大幅波动。而要建立较为完善的汇率机制,最为关键的是要发展外汇市场,丰富其交易品种与方式,完善其准入和退出机制。
人民币的国际化还需要其保持对内币值的稳定,这主要就是要求央行能够具有足够的独立性,不因相关经济部门或地方政府而影响自身的货币政策,将货币政策的注意力从汇率上转移到关注价格的稳定上。保持人民币对内币值的稳定,能够增强他国企业和居民对我国人民币的信赖,减少其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也增强了我国央行的货币政策的信誉,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良好的环境基础。
加快完善人民币完全自由兑换机制。人民币要成为国际货币,基本特征之一便是能够在世界范围内自由兑换,而目前我国人民币国际化的障碍之一便是人民币的自由兑换还有着诸多限制。因此要促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实现人民币完全可自由兑换是不可逆挡的潮流趋势。但人民币的自由兑换的实现也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过快实现则可能带来巨大的金融风险。为此,我国可以初步尝试建立不同层次的人民币跨境流动体系。建议先从沿海发达地区再逐步转向内陆和边境地区开展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逐步扩大试点的覆盖范围,使之由周边国家逐步覆盖亚洲国家,形成一个人民币流出的初级机制,这能够有效地扩大人民币的境外使用范围。
在建立人民币流出机制的同时还要考虑到人民币的回流机制建设,国家可以通过支持别国经济发展的方式来培养境外非居民企业对中国出口商品的需求,还可以出台政策鼓励银行就贸易交易活动事项对境外非居民企业展开人民币融资,这都有利于人民币的回流。完善的流出与回流机制能够有效的促进人民币的自由兑换发展。
除此之外,我国还应该在外汇管制上继续保持宽松政策,如在资金流入上,对外国直接投资可实行自由兑换政策,并在投资规模上放宽管制,在资金流出方面,相关部门应该简化繁琐的审批程序,这能够促进境内金融机构或居民加大对国外的投资,政府还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其使用人民币进行直接投资,银行方面还可以开展面向周边国家企业或政府机构的人民币信贷业务,这能够扩大人民币的使用区域和影响范围,有效加快人民币自由兑换的步伐。
完善我国的金融市场体系。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能够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一个坚实的环境基础。我国金融市场体系的不完善,造成我国无法将国内国外金融市场的走势结合以来,并以此来反映和判断国际金融的形式与未来走向,人民币也就无法根据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来进行调整,不能参与到国际市场的价格形成活动,也就难以真正实现国际化。因此,要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还要逐步完善我国的金融市场体系。
在国内,可以依托上海国际金融的建设,完善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以及货币市场的建设,促成二级交易机制的形成,丰富金融交易的品种,促使更多的国内外交易主体参与其中,这能够缓解大量外部资金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冲击。在境外,可以依托香港逐步建设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开展多样的人民币投资业务,这样既能够让境外人民币回流中国市场,也能够让更多的人民币通过香港融入到全球资本市场之中,促进人民币的国际化流通。
(作者为宁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宁夏金融学会理事、宁夏保险学会理事)
【注释】
①[美]安格斯·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公元 960~2030 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②曹凤岐:“超主权国际货币储备体系与人民币国际化”,《金融前沿》,2010年第6期。
责编 / 韩露(实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