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新媒体环境下舆情危机及其消解(2)

地方政府舆情危机应对策略

品牌形象整合传播策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公共事务话语权的重心已由政府制定转移到公众有机参与,政府行政观念也应该随之发生转变。所以,在地方政府建设上,我们可以引入企业组织管理中的品牌形象整合传播策略(IMC),将政府的理念、行为、形象三方面有机整合,形成统一的品牌形象识别。在理念识别上,使政府的价值目标与公众期望一致;在行为识别上,使政府整体组织形象与政府公务员个体形象一致;在形象识别上,使政府内在素质与外部形象一致。当舆情危机出现时,地方政府可通过IMC树立起权威感、信任度和美誉度,有效地引导公众舆论导向,掌握主动权。

整合分散的受众需求。以受众需求为中心,对分散的信息加以整合,研究满足受众的最佳实施方法。在互联网技术应用高度普及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建立完备的“行政管理部门公众评议网站系统”,为群众设立参与公众事务的平台。通过评议机制,可搜集公众对该部门具体时间段具体工作的情况反馈,使参评部门及时了解自己在公众中的满意度情况以及工作开展的成效,从而不断改进工作,提高服务水平。或设立“政务微博”,作为地方政府信息的统一出口,一方面保证了服务理念的统一性和组织形象输出的一致性,另一方面可提高官民互动的深入性和舆论引导的有效性。这种“一对一”的互动平台可以使得信息渠道通畅,减少政府工作的偏差和阻力,有效地让人民群众感受到自己是公共事务的参与者,还可将自身的优势和地区特色向域外公众做集中化展示,通过人际传播的辐射性,提升当地政府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全媒体形象传播。“全媒体”是现代传播的重要特征,其关键在于运用所有媒体手段和平台来构建大的传播体系,而“全媒体传播”模式,则是在各种平台上运用各种载体进行多落点、多形态的传播,启动强大的信息搜索及整合能力,打破各种媒体的间隔。笔者以所在的湖北省孝感市为例,孝感市是“中华孝文化名城”,“孝文化”的宣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借势对政府形象进行包装,建立“以孝为纲,德行兼备”的政府品牌形象。既符合孝感市的城市文化形象,又符合公众认可的“孝道”,将政府管理部门的形象建设和城市市民行为建设合二为一,形成统一的识别系统。然后将系列公益活动、便民政策、部门工作实况,不间断通过纸质媒体、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等媒体同时发布动态信息,公众可以随意选择任一种媒体,更及时地、多角度地获知一致、全面的政府信息,既可避免由于传播不到位导致对原信息的扭曲和误导,还可以增强品牌形象建设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作者分别为湖北工程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讲师,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湖北工程学院湖北小城镇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湖北工程学院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副教授;本文系2014年度湖北省科技支撑计划软科学人才基金项目和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4BDH129、14G351)

【注释】

①姜胜洪:“网络舆情的形成与发展、现状及舆论引导”,《理论月刊》,2008年第4期,第35~36页。

②[美]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62~67页。

③李军鹏:《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指南》,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第75~79页。

④金太军:《政府职能梳理与重构》,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93~96页。

⑤徐世甫:“网络舆情:城市公共安全危机的新症候”,《南京社会科学》,2012年第4期,第64~69页。

责编 / 王坤娜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蕾]
标签: 舆情   消解   危机   环境   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