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党规党纪建设,已经取得了重大成就,初步建成了比较完备的体系,形成许多优良传统。但是从依法治国,推进党的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角度来看,党规党纪建设还需要进行很多改革。今后党规党纪建设应该走法治化道路,体现更多的法治精神和专业色彩。
【关键词】党规党纪 党内法规 依法治党 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D2 【文献标识码】A
所谓党规党纪建设,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党规党纪的制度法规建设;二是指党规党纪的执行,尤其是对违反党规党纪行为的惩罚和制裁。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领导核心,在当前中国的建设事业以及未来的改革和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党内的党规党纪建设对于党和整个国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党规党纪建设方面的成绩和传统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党规党纪建设,在党规党纪建设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形成了不少优良传统。简单说来,这些值得肯定的成绩和优良传统如下:
建立起了比较完备的党内法规体系。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长期努力,党已经建立起了比较完备的党规党纪体系。除党内的根本大法《党章》外,还有《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革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一系列党内法规文件。据初步统计,关于党员、党的干部、党的组织制度、党的基层组织、党的纪律及纪律检查方面的党内法规文件,至少分别有3件、24件、4件、11件、18件和10件①。比较完备的党内法规体系,对党自身建设,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以及促进党的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基本依据和保障。
建章立制与时俱进。根据不同发展时期的工作重点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制定新的党内法规,修订或废止那些与现实不适应的党内法规。如在改革开放之初,主要恢复了过去行之有效的党内法规,制定了整顿党内生活方面的法规,着重加强党内经济纪律的法规建设。1987年~1997年间,主要制定了发展党员、基层组织建设、党的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和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法规建设。1997年以后,初步构建干部人事工作、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行为和党内监督法规体系,2003年12月颁布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②。
长期坚持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基本价值理念和根本工作方法,具有强大的党外监督和党风廉政功能,也是党规党纪建设方面的重要法宝。人民群众是端正党风、反腐倡廉的生力军,通过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与举报,我们就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党内的不正之风和惩处腐败。党风廉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发挥党员干部的主体作用之外,还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与参与。党员干部腐败违纪的很多线索,最初都是由人民群众检举提供的。尤其是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开通上线并公开接受网络举报后,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网络举报数量呈现明显上升之势。据统计,2013年9月2~21日间,中央纪委监察部举报网站统计的网络举报数量达15253件,日均超过760件③。
对重大违纪案件雷厉风行。党历来对违纪问题绝不手软,对重大违纪问题更是雷厉风行,尤其是十八大以来,针对各类腐败分子“老虎苍蝇一起打”,惩贪治腐力度前所未有。一批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因贪腐纷纷落马,一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违纪违法案件受到了严肃查办。并且有迹象表明,党对反腐败的决心和力度并不会因为取得的成绩而减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