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社会洞察 > 正文

汉语盘点:触摸民意脉搏(2)

更令人莞尔的,是各种网络舆情热点衍生出的字词和语句:

“就是这么任性”,或曰“就是有钱,就是任性!”源自“富二代”的高调宣言:“我交朋友不管他有钱没钱,反正都没我有钱!”网友纷纷造句“涮富”:“喝酸奶只舔盖,吃泡面只喝汤,益达三粒一起嚼,吃完薯条不舔手指,洗发水用完从来不兑水,手机不贴膜,上厕所不折纸,去星巴克不自拍。不要问为什么,有钱,就是这么任性!”网友还延伸出“成绩好就是任性”“年轻就是任性”等。改革开放三十几年来,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有了显著改善,但也不同程度的存在贫富收入差距过大、社会流动不畅、社会土壤趋于板结的问题,用这种故作轻松的方式“吐槽”,也是一种内心郁积的释放。

“现在问题来了”源于蓝翔技校广告语和网友留言调侃:“那么问题来了,学挖掘机,到底哪家强?”而“也是蛮拼的”出自爱奇艺热播剧《白衣校花与大长腿》热帖,在《爸爸去哪儿》第二季中被歌手曹格多次提及,在互联网上传播开来。多数情形是:虽然很努力了,但最终没能成功。社会转型期,每个人都在努力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但毕竟机会有限而且不均等,天算不如人算,但有志者仍需要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也算是一种比较积极进取的心态。

网友用“小鲜肉”赞扬泳坛帅哥宁泽涛长相清俊、性格纯良,也有人延伸到长相美丽、感情经历单纯的小女生。在多数场合是一种超越功利的审美,没有轻慢之意。

但是,另外一些网络流行语却格调不高,表现出“亚文化”甚至“反文化”的恶趣,有违公序良俗。例如“装逼”竟然发展为“逼格”(装逼的格调);“我不是随便的人,我随便起来不是人”“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这些字词和语句,完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违背,对此需要展开严肃的文化批评。

  为祖国语言的纯正把好关

如何为网络流行语去粗取精,提升文化品位,防止降低我们5000年文明古国的文化品格?2014年4月11日的《人民日报》发表记者观察《守护我们语言的纯洁和健康》,提出规范使用语言,“媒体是表率、公务员是龙头、服务业是窗口、学校是基础”。

如果说对互联网“自媒体”三教九流的表达,社会不妨宽容待之,但主流媒体、学校课堂、政府公文,乃至于面向全社会的商家招牌,还是要为汉语规范把好关。

历史学家庞朴先生曾经批评一些主流媒体使用“卖淫”这个词汇,主张用“卖笑”或“性工作者”取代。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近日发出《关于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中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通知》,批评了广电节目随意篡改、乱用成语,例如把“尽善尽美”改为“晋善晋美”,把“刻不容缓”改为“咳不容缓”等,担心会对社会公众尤其是未成年人产生误导。

2011年北大、清华本科生毕业典礼上,两所高校校长的毕业致辞中使用了不少网络流行语,包括“浮云”“给力”“伤不起”及“凡客体”。台下同学反响不错,但教育界对此有争议,国内一流大学的校长是否必须用网络流行语表现自己的亲和力,还可以讨论。

2012年高考,据广东高考语文评卷组前组长、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柯汉琳分析:根据教育部发布的高考新规,除外语科外,高考笔试一律用现行规范汉语言文字答卷,高考作文不能再用网络语言,否则极有可能按错别字来扣分。

词典更是语言规范的最后一块基石。《现代汉语词典》是商务印书馆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联手打造的国宝级精品,是汉语规范的标杆,却并不保守。它从1978年正式出版至今,几次改版,一直注意吸纳网络新词。2005年的第5版,增收了6000余条新词,包括打拼、体认、愿景等网络流行的新词。2012年的第6版收录了“雷人”“宅”“山寨”“草根”“粉丝”“闪婚”等网络热词。

与此同时,《现代汉语词典》也坚决拒绝采用“神马”“剩男”“剩女”等新词。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前所长江蓝生解释说:作为一个规范的疑问代词,我们有“什么”这个词,“神马”只是一种临时的、俏皮的用法。干吗用“神马”来干扰它呢?对新词新意还有一个价值观的判断,比方说收了“宅男”“宅女”,但是我们不收“剩男”“剩女”。因种种原因不能够及时结婚的人,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把他们说成“剩男”“剩女”,从某种角度来说是不够尊重人的。

与《现代汉语词典》异曲同工的是,《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收入了“土豪”,却拒绝采用“吊丝”“白富美”和“超女”。主编李行健解释说:我们在收集的过程中,如果感觉某个词品味比较低,就不收录。我们相信品味不高的东西很快就会被淘汰。

语言是一个国家的文化遗传密码,爱国首先要从爱祖国语言做起。《人民日报》1951年6月6日开始连载吕叔湘、朱德熙先生关于语法修辞的讲话,并发表社论《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社论提出:“学习把语言用得正确,对于我们的思想的精确程度和工作效率的提高,都有极重要的意义。”随着对外开放的进展,主流语言学家已经放弃了汉语“纯洁性”的提法,外来词汇不可避免渗透到本民族的语言文化中成为一个必须正视的现实,但维护民族语言的规范,仍是现代化、全球化过程中,必须保持的民族立身之基。

国家顶级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放下身段,利用互联网吸纳民众参与,为语言文化找到宽广的民意底盘;另一方面,人民网等网络媒体的强势参与,提升了互联网界的文化追求。网络文化不应该只是娱乐八卦,需要引入更多的科学文化出版学术资源,加厚文化土层,增加互联网的科学文化理性。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孟宪强(实习)]
标签: 汉语   年度词汇   反腐   人民论坛网   网络热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