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新语新论 > 正文

哈佛“幸福课”:成功≠幸福

33

泰勒·本·沙哈尔,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他开设的“幸福课”是哈佛大学排名第一的课程,也是哈佛有史以来选课人数最多的课程,他本人被誉为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导师”。

■ 人们往往认为,只要能够取得成功就一定会感到幸福。不过从我自身的经历以及科学研究表明,这样的关系实际上是完全错误的。

■ 痛苦的情绪就像弹簧一样,遇强则强。所以想要获得幸福的最基本的一个公式,听上去是自相矛盾的,首先就是要接受不幸福。

■ 定期的体育运动对于心理健康的作用和最强效的心理治疗药物的效力是一样的。

我之所以会在哈佛大学开“幸福课”,是因为曾经的我非常不幸福。我最开始在哈佛大学攻读计算机,大学二年级时,我书念得不错,体育很好,社交也没问题,但是我一点儿都不幸福。后来我从计算机专业换到哲学及心理学专业,想了解两个问题:第一,为什么我感觉不幸福;第二,我如何才能变得更加幸福。

成功不一定会幸福

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那就是成功与幸福之间的关系。之前人们往往认为,只要能够取得成功就一定会感到幸福。比如我们进了好的大学,找到理想的工作,挣到很高的薪水等等,我们一直都是在这种模式下被教育成长的。不过从我自身的经历以及科学研究表明,这样的关系实际上是完全错误的。

每年3月份的时候,我会向我的学生提问:如果你认为你在4月2号这一天会感到很幸福或者特别幸福的话请举手。我为什么会选择4月2号这一天呢?因为4月2号是学生接到录取通知的日子,坐在我这个课堂上的学生,在4月2号有可能会接到哈佛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当时我班上有将近1000名学生,他们全都举起了手。

我的下一个问题是,如果你觉得你一生剩下的时光都会感到很幸福的话,你们就别把手放下来。几乎所有人仍然是举着手的,因为学生们都是在这样一个模式下被教育长大的——只要你进入了像哈佛这样一流的大学,那么你就会受到同学的敬仰、老师的尊重,会找到很好的工作,因此你这一生都会很幸福。所以所有的人都继续举着他们的手,认为他们一辈子都会幸福下去。我接下来一个问题是,如果你们此时此刻感到幸福,不用感到非常幸福,或者特别幸福,只要是感到幸福就好,你们就继续举着手。几乎所有的人都把手放下了。

哈佛每年大约有80%的学生都会受到这种抑郁的困扰。这倒不是很严重的抑郁,只是觉得自己有一些无助的抑郁。对于他们其中的一些人来说,以及对于社会上大部分人来说,“成功→幸福”就像黑板上的公式。当他们发现这些公式其实不成立之后,失望就会带来这种抑郁。公式到底成立不成立呢?其实,如果是把这个公式反向来看,就是完全成立的——幸福可以引导我们走向成功。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焦杨]
标签: 哈佛   幸福课   成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