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毛泽东曾经把党的建设比喻成“伟大的工程”,是中国革命“三大法宝”之一。毛泽东党建思想包括两大内容:即革命条件下作为革命党的建设和执政条件下作为执政党的建设。其具有实事求是、群众路线、辩证统一等基本特点,对当代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毛泽东 党建思想 当代启示
【中图分类号】A41 【文献标识码】A
毛泽东的党建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遗产。邓小平曾明确指出:“把列宁的建党学说发展得最完备的是毛泽东同志。”①对照苏联共产党垮台的惨痛教训以及当前党内腐败问题,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毛泽东党建思想的博大精深。
毛泽东党建思想的主要内容
毛泽东曾经把党的建设比喻成“伟大的工程”,是中国革命“三大法宝”之一。毛泽东党建思想包括两大内容:即革命条件下作为革命党的建设和执政条件下作为执政党的建设。
作为革命党的建设。在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所遭遇的困境世所罕见。首先,国民党反动派1927年叛变革命并发动五次大规模的军事剿共行动,使共产党及其军队“长征二万五千里,剩下二万五千人。”其次,早期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王明等“左”倾路线给党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巨大损失。再次,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党员占据大多数,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和无产阶级思想在党和军队中激烈碰撞。
在这种形势下,毛泽东根据当时独特的现实条件,采取了一系列的方法和措施加强党的自身建设。革命时期的毛泽东党建思想主要包括思想建党、组织建党、作风建党等方面。
思想建党是毛泽东党建思想的首要内容和重要特色。随着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的深入开展,党员构成以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党员为绝大多数,这给党的建设带来了极大困难。1929年12月,毛泽东在古田会议《决议》中尖锐提出,红军第四军的共产党内存在着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这对于执行党的正确路线,妨碍极大。他还指出有许多党员,在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入党,甚至完全没有入党。这种思想上没有入党的人,头脑里还装着许多剥削阶级的脏东西,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无产阶级思想,什么是共产主义,什么是党。毛泽东提出思想上建党的原则,比如,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现实的革命战争中进行无产阶级思想改造,保证党员思想的先锋性等。思想建设保证了党的先进性。
作风建设保持了党的纯洁性。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提出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1930年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指出在全党推行调查研究的计划,是转变党的作风的基础一环。作风建党的实践形式是整风。一方面,毛泽东提出整顿“三风”;另一方面,他又提倡发扬“三风”。1942年2月,毛泽东在延安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指出党内存在学风、党风和文风不正问题。另一方面,毛泽东又在全党上下提倡三大优良传统,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
组织建党保证了党和军队的组织纪律性。针对党和军队内部组织涣散、纪律不严的状况,毛泽东在秋收起义后进行了“三湾改编”,确立了“支部建在连上”和“党代表制度”,强调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在“水口建党”后,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通过“山庵联席会议”、“乔林建党”、“秋溪建党”活动,制定军队党帮助地方党发展的方针。1928年9月,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界的九月“洗党”运动,厉行洗党,对于党员成分加以严格的限制。永新、宁冈两县的党组织全部解散,重新登记,开展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早的一次整党运动。毛泽东的组织建党坚持民主集中原则,辩证把握“民主”和“集中”的关系,明确了党建组织原则,保证党和军队的组织纪律性。
作为执政党的建设。在执政条件下,毛泽东始终围绕“防腐拒变”这一主题,既从思想上警示,又以群众运动的方式来推动建党。
1949年3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适时提出“两个务必”的著名论断。建国后,毛泽东自觉主动在党内整风,在党外部接受人民的监督。1950年5月全党全军开展了大规模的整风运动。1951年春,中共中央通过了《关于整顿党的基层组织的决议》,提出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八项标准。1952年2月,中央发出《关于“三反”运动和整党运动结合进行的指示》,把党员分为四部分,要求将第四部分人坚决清洗出去,对第二、三部分人中经教育仍不符合党员条件的劝其退党。经过整党,共有32.8万人离开了党组织,其中23.8万人被清除出党,9万人不够条件自愿或被劝告退党。这些运动充分体现了毛泽东拒腐防变的决心。
为破解黄炎培提出的“历史周期律”问题,毛泽东提出“让人民来监督政府”的观点,并尝试开展群众运动,接受来自群众自下而上的权力监督,遏制官僚权贵阶层的产生,防止“和平演变”和资本主义复辟。虽然被毛泽东自称为一生中两件大事之一的“文化大革命”最终演变成难以掌控的“内乱”,但正如邓小平所说:“毛泽东同志发动这样一次‘大革命’,主要是从反修防修的要求出发的。”②苏联共产党垮台的惨痛教训告诉我们,毛泽东当时的担忧并非毫无根据的纯主观判断。从近年反腐斗争中落马官员身上,我们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毛泽东整党运动的高瞻远瞩。执政党自身建设始终不可以松懈,否则,党内腐败和变质就有可能积重难返。
毛泽东党建思想的基本特点
毛泽东的党建思想不仅有丰富的内容,还有极为鲜明的特点,即毛泽东党建思想不仅体现并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而且是一个辩证的体系,毛泽东总是辩证地把党的建设和实践斗争紧密融合在一起。
首先,毛泽东党建思想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毛泽东曾指出,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工作方法。他从实际的国情、党情、世情出发,创建了独特的党建理论。
在革命时期,毛泽东正确解决了把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党员塑造成无产阶级先锋战士这一特殊问题,正确处理了同资产阶级既联合又斗争的复杂关系,并在长期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中、在抵制共产国际指示教条化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斗争中建党,回答和解决了特殊社会历史环境里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方向与重点,发展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
在执政条件下,毛泽东坚持从历史发展的高度来把握党建的方向,在时代背景和国际形势下思考共产党的建设,确保党不变质。20世纪50年代,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在社会主义阵营内掀起了轩然大波。毛泽东从客观事实出发,实事求是地作了分析,认为这一事件“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喜”的是破除了对斯大林的迷信,解放了思想;“惧”的是全盘否定斯大林会违背历史事实,否定十月革命道路及其历史经验会出现反马列主义的修正主义思潮,国际反共势力会趁机兴风作浪。毛泽东指出,要防止堡垒从内部攻破,领导人、领导集团很重要,许多事情都是这样,领导人变了,整个国家就会改变颜色。”毛泽东反复强调,必须谨防西方资本主义反共势力的“和平演变”。“赫鲁晓夫修正主义集团在苏联搞和平演变,是向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包括我们中国在内,向所有共产党,包括我们中国共产党在内,敲响了警钟”。③如果说,毛泽东这些实事求是的分析曾经还有人质疑,那么20世纪90年代前后的东欧巨变和苏共垮台的历史已彻底验证了毛泽东的准确判断。
其次,毛泽东的党建思想始终坚持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党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毛泽东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④毛泽东始终强调共产党只有扎根于群众才可能生根发芽,坚不可摧。建国前后,毛泽东在党建方面最大的担忧就是在党内出现脱离群众的官僚特权等“既得利益集团”。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滋长,毛泽东不断进行各种探索,不断发动群众自下而上地对权力进行监督。
再次,毛泽东党建思想是一个辩证的体系。毛泽东总是辩证地把党的建设和实践斗争紧密融合在一起。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指出:“十八年的经验,已使我们懂得: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⑤并进一步论述了三大法宝的关系: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毛泽东始终把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辩证统一起来加以考察。他提出,党的建设必须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革命战争时代,党的建设是在“武装夺取政权”这一伟大事业中进行并得以完成的。“十八年来,我们党的发展、巩固和布尔什维克化,是在革命战争中进行的,没有武装斗争,就不会有今天的共产党。这个拿血换来的经验,全党同志都不要忘记”。⑥在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后,党的建设又是围绕着社会主义建设这一伟大事业而开展的,凡是偏离社会主义事业的党的建设都会引起毛泽东的高度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