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人的成长:从价值自发走向价值自觉(2)

在实践中坚持价值自觉

当今世界一个突出特征是价值多元,一个人在与其他人交往、合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价值碰撞、价值对立和价值冲突,如何去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认为面对价值多元的局面,正确的对待方式是宽容、坚守和超越,即对待他人要宽容,对待自己要坚守或超越。

宽容是第一美德。价值多元是价值领域的本然状态,那么对待价值的首要态度就是宽容,如其所是地对待多元,“和而不同”地接受多元,“各美其美”地欣赏多元。价值多元的对立面是价值绝对和价值一元,价值的绝对和一元观不过是一种自发的幻想和思想的偏差与偏执,在当今时代,它早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土壤,注定无立锥之地。

宽容首先是平等的态度。承认每个人的价值意见同等重要;价值意见的平等是根本的平等。喜好甜食的人与喜好麻辣的人不分高下,穿西装与穿汉服等量齐观,住洋房与住帐篷各有千秋,大家都是平等的,偏好不同,但没有高低之分。

其次,宽容是一种开放的心态。客观价值是多元的,主观价值更是多元,但主观价值未必符合客观事实,价值判断失误总是难免,所以人们不可能以“我永远不会出错”的态度对待一切,而是要乐于沟通。沟通过程中会有碰撞、分歧,在分歧时关键不是说服和改变对方而是理解对方。

最后,宽容是理性的态度。理性的沟通和分析,无论对方秉持何种价值意见,都不任意地武断否定,不可以先入为主做出“有罪”推定,而是仔细地分析其所处的主客体的效用关系、主体的主客观需要和认识状况,理解对方所处的效用关系和价值观点来源。

坚守是一种品质。虽然价值在整体上是多元的,但在特定条件下具体到某一主体,价值是一元的且是客观的。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要明确自己价值立场,分析自己所处身其中的价值关系,独立做出价值判断,坚守价值观点,坚持价值追求,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首先,要树立价值标准在我的意识。价值总是事物的价值,而且总是事物对我的价值,其判断标准在我,即我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一个人有什么样的精神需要和物质需要,最清楚的是他本人,所以价值判断的最有权威者就是他本人,所以当事人勇敢地做出价值判定,不必怀疑。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要勇敢地肯定自己。

其次,要坚持客观价值。我们意识到的价值,既可能符合客观价值,也可能偏离客观价值,所以要尽可能使主观价值符合客观价值。主观价值能否符合客观价值取决于能否正确认识客体属性和主体需要,尤其在于认识自我主体的需要。主体的需要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分,只有客观的、有利于主体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才是合理的需要。

超越是最高境界。价值自觉的最高境界是价值超越。价值超越的本质是对价值自发的超越。价值自发表现为本能的价值反应,盲目的价值习得,唯感性的价值判断,趋利避害的价值标准,工具理性的价值倾向,自以为是的价值偏执。

第一,超越当下的局部的价值,达成长远的整体的价值。动物只活在当下,而人类借助于理性可以超越当下预知未来,从而可以自觉地使当下的价值追求服务于服从于长远的价值追求。事物在价值上往往都具有两面性甚至是两极性,一方面它给人带来巨大满足表现出很高的“正价值”,另一方面它也具有巨大的危害性显示出巨大的负价值。吸毒是这类价值的典型,吸烟酗酒、暴饮暴食、沉溺网络等不良习惯也都属此类。这类事物(或行为)一旦接触或习染便难以自拔,断绝持续发展的可能,是必须远离和节制的。

第二,超越低值低级价值,达到高值高级价值。价值在质上有层级高低之分,从而价值活动分为高级价值活动和低级价值活动。价值的层级结构是由需要的层级结构决定的,与低级需要对应的是低级的价值,与高级需要对应的是高级的价值。人的本能本性是吃喝玩乐等低层次的需要,如果没有高度的修养和外力的干预,人的价值追求的先天倾向是那些令人简单快乐的价值物。正确的做法就是在低级价值的追求上保持适度和节制,提升自身素质,养成追求更高级价值的习惯。

价值有量的大小之分,人的价值追求活动也可以相应地区别为高价值活动和低价值活动,由于人的时间和精力的有限性决定了低值、高值活动相互挤占,这类矛盾和冲突在人们生活中会反复出现,当被人们逐渐体会和认清后,人们便会主动压缩低值追求活动,扩展高值价值追求活动。

(作者为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齐鲁师范学院副教授)

【注释】

①王玉樑:“价值自觉与科学发展观”,《天津社会科学》,2008第1期。

②周国银:“论价值自发和价值自觉”,《学术论坛》,2005年第12期。

③费孝通:“关于‘文化自觉’的一些自白”,《学术研究》,2003年第7期。

④伍义林:“价值观的更新是一种文化自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2期。

⑤袁贵仁:《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价值观若干问题的思考》,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页。

⑥王智:《价值与体验》,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84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页。

⑧王玉樑:《21世界的价值哲学:从自发到自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6页。

责编/许国荣(实习)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蕾]
标签: 价值